氮化處理優點:
①高硬度和高耐磨性。氮化鋼制零件,氮化后的表層硬度可以提高到HV1000~1200,相當于HRC70左右。這顯然是一般淬火或滲碳淬火處理達不到的。尤其寶貴的是,這種高硬度可在500℃左右長期保持不下降。由于硬度高,耐磨性也很好,能抗各種類型的磨損。
②較高的疲勞強度。氮化后,零件表面形成的各種氮化物相的比容比鐵大,因此氮化后表面產生了較大的殘余壓應力。表層殘作壓應力的存在,能部分地抵消在疲勞載荷下產生的拉就力,延緩疲勞破壞過程,使疲勞強度顯著提高。同時氮化還使工件的缺口敏感性降低。一般合金鋼氮化后,疲勞極限可提高25%~35%;有缺口的試樣,可提高2~3倍。
③較高的抗咬合性能一些承受高速相對滑動的零件很容易發生卡死或擦傷,而氮化零件在短時間缺乏潤滑或過熱的條件下,仍能保持高硬度,具有較高的抗咬合性能。
④較高的抗蝕性。氮化后零件表面形成了一層致密的化學穩定性較高的氮化物層, 地提高了抗腐蝕性能,并能抵抗大氣、自來水、水蒸氣、苯、油污、弱減性溶液的腐蝕,保持了良好的抗蝕性。
⑤變形小且具有規律性因為氮化溫度低,一般為480~580℃,升降溫速度又很慢,零件心部也無組織轉變,仍保持調質狀態的組織,所以氮化后的零件變形很小 氣體氮化處理通常在500-550℃進行,處理時間長達數十小時。肇慶真空氮化處理檢查
氮化是向鋼的表面層滲入氮原子的過程,其目的是提高表面硬度和耐磨性,以及提高疲勞強度和抗腐蝕性。它是利用氨氣在加熱時分解出活性氮原子,被鋼吸收后在其表面形成氮化層,同時向心部擴散。氮化通常利用專門設備或井式滲碳爐來進行。適用于各種高速傳動精密齒輪、機床主軸(如鏜桿、磨床主軸),高速柴油機曲軸、閥門等。鍛造-退火-粗加工-調質-精加工-除應力-粗磨-氮化-精磨或研磨。由于氮化層薄,并且較脆,因此要求有較高弓雖度的心部組織,所以要先進行調質熱處理,獲得回火索氏體,提高心部機械性能和氮化層質量。東莞真空離子氮化處理工藝氮化處理怎么進行處理的?有沒有相關介紹?
航空航天領域對材料性能要求極為苛刻,氮化處理在其中發揮著關鍵作用。航空發動機的渦輪葉片,在高溫、高壓、高轉速的惡劣環境下工作,需具備優異的高溫強度、抗氧化性和耐磨性。氮化處理可在葉片表面形成耐高溫、抗氧化的氮化層,提高葉片的高溫穩定性和抗熱腐蝕性能。飛機起落架等關鍵部件,經氮化處理后,表面硬度和疲勞強度提升,能更好地應對飛機起降時的巨大沖擊力和復雜應力,保障飛行安全。氮化處理為航空航天材料性能的優化提供了可靠手段,助力航空航天技術不斷突破。
機械制造行業對零部件的耐磨性、疲勞強度等性能要求極高,氮化處理因此成為常用工藝。在發動機制造中,曲軸、連桿等關鍵部件經氮化處理后,表面形成堅硬的氮化層,能有效抵抗摩擦和磨損,延長部件使用壽命。齒輪經過氮化處理,齒面硬度提高,抗疲勞性能增強,可承受更大的載荷,確保齒輪傳動的平穩性和可靠性。在機床制造中,絲杠、導軌等部件經氮化處理,耐磨性提升,保證了機床的高精度和長時間穩定運行。氮化處理不僅提升了機械零部件的性能,還減少了因磨損導致的設備停機維護時間,提高了生產效率,為機械制造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不同鋼材的氮化效果差異明顯,需選擇合適的材料。
氣體氮化工藝操作時,溫度、時間和氨氣流量是關鍵控制參數。溫度一般控制在 480 - 580℃之間,溫度過低,氮原子擴散速度慢,氮化層薄且硬度低;溫度過高,會導致氮化層組織粗大,脆性增加。氮化時間根據工件材質、氮化層深度要求而定,通常為 10 - 100 小時。氨氣流量需根據爐內空間和工件裝載量合理調整,流量過小,活性氮原子供應不足,氮化效果差;流量過大,不僅浪費氨氣,還可能導致爐內壓力過高,影響氮化質量。此外,在氮化前,工件表面需進行嚴格清洗和脫脂處理,確保氮原子能夠順利滲入,保證氣體氮化工藝的處理效果。滲氮有較高的抗咬合性能。茂名鐵鍋氮化處理后會生銹嗎
氣體氮化因分解NH3進行滲氮效率低,故一般均固定選用適用于氮化之鋼種。肇慶真空氮化處理檢查
由于離子氮化法不是依靠化學反應作用,而是利用離子化了的含氮氣體進行氮化處理,所以工作環境十分清潔而無需防止公害的特別設備。因而,離子氮化法也被稱作二十一世紀的“綠色”氮化法。利用了離子化了的氣體的濺射作用,因而與以往的氮化處理相比,可 的縮短處理時間(離子滲氮的時間 為普通氣體滲氮時間的1/3~1/5)。由于離子氮化法利用輝光放電直接對工件進行加熱,也無需特別的加熱和保溫設備,且可以獲得均勻的溫度分布,與間接加熱方式相比加熱效率可提高2倍以上,達到節能效果(能源消耗 為氣體滲氮的40~70%)。由于離子氮化是在真空中進行,因而可獲得無氧化的加工表面,也不會損害被處理工件的表面光潔度。而且由于是在低溫下進行處理,被處理工件的變形量極小,處理后無需再行加工,極適合于成品的處理。通過調節氮、氫及其他(如碳、氧、硫等)氣氛的比例,可自由地調節化合物層的相組成,從而獲得預期的機械性能。離子氮化從380℃起即可進行氮化處理,此外,對鈦等特殊材料也可在850℃的高溫下進行氮化處理,因而適應范圍十分 。由于離子氮化是在低氣壓下以離子注入的方式進行,因而耗氣量極少( 為氣體滲氮的百分之幾),可 降低處。肇慶真空氮化處理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