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蓄冷系統深度解析:系統原理與運作流程:冰蓄冷系統巧妙地利用冰的相變潛熱來儲存冷量。在夜間電力負荷低谷時,該系統啟動電動制冷機制冷,使蓄冷介質(如水)凝固成冰,從而儲存冷能。到了白天電力高峰時段,則通過融冰過程釋放冷量,為建筑內的空調系統或生產工藝提供所需的冷量。地源熱泵空調的工作原理:冬季供暖階段:地源熱泵機組抽取地下恒溫層中的熱量,通過一種媒介(通常是水)在埋設于地下的換熱器(如垂直埋管或水平埋管系統)中循環流動,將熱量提取出來并提升至適宜溫度后,用于室內供暖或供應生活熱水。夏季制冷階段:相反的過程會發生,地源熱泵會將室內多余的熱量通過同一套換熱系統釋放到地下土壤中,因為地下溫度全年較為穩定,所以能有效地吸收這些熱量,并保持室內涼爽。冰球作為熱交換介質,具有高熱容、高熱導率等特點。上海冰片滑落式動態冰工程案例
技術原理:冰蓄冷中央空調是指在夜間低谷電力時段開啟制冷主機,將建筑物所需的空調冷量部分或全部制備好,并以冰的形式儲存于蓄冰裝置中,在電力高峰時段將冰融化提供空調用冷。由于充分利用了夜間低谷電力,不僅使中央空調的運行費用大幅度降低,而且對電網具有明顯的移峰填谷功能,提高了電網運行的經濟性。工藝流程:動態冰蓄冷技術可應用于新建系統以及既有系統的節能改造。新建系統需要根據冷量輸送需求進行全新設計,其它過程相同,包括根據制冷機組的額定功率搭配制冰機組;根據負荷情況合理配置蓄冰槽,并根據應用場合配置不同的控制系統。廣西機房動態冰保溫動態冰的研究為理解太陽系中其他天體的冰層結構提供了參考。
動態冰蓄冷與靜態冰蓄冷的優缺點:動態冰蓄冷相比靜態蓄冷具有以下優點:1.系統運行穩定,適應性強。2.可充放電次數多,可以滿足變化的負荷需求。3.空調末端設備可以相對較小,可以節省建筑空間。4.由于制冷量分散,可以降低其制冷設備的能耗。5.設備單價較低,適合中小型建筑應用。但也存在一些缺點:1.制冷能力受制于制冷機組的制冷量。2.系統維護難度較大,需要配備專業技術人員。3.系統管路需要考慮蓄熱容器的溫度波動,保溫以及壓力等問題。靜態冰蓄冷相比動態冰蓄冷具有以下優點:1.始終能夠提供相對穩定的冷量,不受制冷機組制冷量的限制。2.便于集中控制管理,維護難度較小。3.系統管路相對簡單,不涉及蓄熱容器的溫差、保溫以及壓力等問題。但也存在一些缺點:1.釋放蓄冷媒體需要較為復雜的配管系統以及較大的泵運行能力,同時設備空間需求打。2.不能滿足負荷需求變化的要求,可能存在冷量不足或者系統浪費的情況。3.初期安裝費用高,適合大型建筑應用。
動態制冰:該系統的基本組成是以制冰機作為制冷設備,以保溫的槽體作為蓄冷設備,制冷機安裝在蓄冰槽上方,在若干塊平行板內通入制冷劑作為蒸發器。循環水泵不斷將蓄冰槽中的水抽出送到蒸發器的上方噴灑而下,在平板狀蒸發器表面結成一層薄冰,待冰層達到一定厚度(一般在3~6.5mm之間)時,制冰設備中的四通換向閥切換,使壓縮機的排氣直接進入蒸發器而加熱板面,使冰脫落。也就是冰的所謂“收獲”過程。通過反復的制冰和收冰,蓄冷槽的蓄冰率可以達到40%~50%。由于板式蒸發器需要一定的安裝空間,因此動態制冰不大適合大、中型系統。實驗室研究需低溫環境時,動態冰是理想選擇。
冰蓄冷的特點:1. 高效性,冰蓄冷系統具有高效率的制冷能力,不受氣候和地域限制,能夠適用于各種大型建筑物的空調系統。其冰塊儲存的內部冷量,在恒溫環境下可以實現持續釋放,由此保證了建筑物空調的穩定性和安全性。2. 應用普遍,冰蓄冷技術已經普遍應用于各種大型建筑物的空調系統中,包括商業寫字樓、醫院、酒店等,不僅能夠提高空調的效率和穩定性,還能夠為建筑節能減排做出貢獻。冰蓄冷技術作為一種新型的能源利用方式,具有環保、低成本、高效率等特點。在當前的綠色建筑設計和城市能源規劃中,冰蓄冷已經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在今后的發展中將會得到更普遍的應用。動態冰在農業領域,可應用于種子低溫儲存,提高種子活力。廣西機房動態冰保溫
在冷庫建設中,動態冰作為高效保溫材料。上海冰片滑落式動態冰工程案例
測試結果如下:(1)蓄冷時間、蓄冷量:蓄冷時間7小時(晚11∶00~次日晨6∶00)皆為谷電時間。蓄冷量:1702.66kWh。(2)**周期,即蓄冷——釋冷運行方式。總耗電量1234.81kWh,電費合計420.33元,供出冷量1676.94kWh。(3)第二周期,即直接供冷運行方式。總耗電量1159.78kWh,電費合計792.63元,供出冷量水1342.78kWh。(4)**周期方式與第二周期方式比較:耗電量增加75.03kWh,但電費節省372.3元/天。推廣建議:目前,隨著商業企業競爭的加劇,購物環境與企業效益有著密切關系。大、中型商場用中央空調來調節商場一年四季的溫、濕度和補充新鮮空氣,提高購物環境。中央空調系統投資費用約占整個投資的10%左右,而平時的運轉費用占總能源費用的40%~60%。上海冰片滑落式動態冰工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