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人注意!RCEP來了!
2020 年 11 月 15 日,對于全球貿易格局而言,是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日子。這一天,歷經 8 年 28 輪艱苦談判,《區域全方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簽署,宣告著全球很大自由貿易區的誕生。其總人口、經濟體量、貿易總額均占世界總量約 30%,猶如一顆重磅炸單,在國際貿易的廣袤海洋中激起千層巨浪,為全球經濟合作與發展注入了全新活力,尤其是為身處其中的外貿人,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
RCEP:架構與內涵
RCEP 成員國包括東盟十國(文萊、柬埔寨、印度尼西亞、老撾、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以及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共 15 個國家。協定內容豐富而全方面,涵蓋 20 個章節,從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到投資領域,從知識產權、電子商務到競爭政策,再到職能部門采 購、爭端解決等,事無巨細,構建起了一套全方面、多層次的區域經貿合作規則體系 。
在貨物貿易方面,RCEP 展現出了極高的開放度,整體開放水平達 90% 以上,眾多商品承諾立即降低至零關稅或在十年內降至零關稅。這一舉措極大地降低了區域內商品流通的成本,為各國企業拓展市場提供了廣闊空間。例如,中國的機電產品、紡織品等優勢出口商品,在進入其他 RCEP 成員國市場時,關稅的減免使得產品價格更具競爭力,能夠吸引更多當地消費者,從而有效擴大市場份額。
服務貿易領域,除柬埔寨、老撾、緬甸外,其他各方承諾的服務部門數量大幅增加,均達到 100 個以上(按 WTO 劃分的 160 個服務部門) 。中國在此基礎上,新增研發、管理咨詢、制造業相關服務、空運等 22 個部門的開放承諾,并提升金融、法律、建筑、海運等 37 個部門的開放水平,達到了中國已有自貿協定的很高標準。并且,在協議生效 6 年內,中國將把開放的正面清單轉換為負面清單,這一轉變意味著更加透明、開放的服務貿易環境,將吸引更多外資進入中國服務市場,同時也為中國服務企業 “走出去” 創造了更有利的條件。
投資方面,各成員國對非服務業投資采用負面清單方式作出高質量承諾,清單之外不得新增限制,這為區域內的投資活動提供了更加穩定、可預期的政策環境。企業在進行跨國投資決策時,能夠更加清晰地了解投資準入條件,減少投資風險,進而促進區域內資本的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
RCEP 生效實施后的明顯成效
自 2022 年 1 月 1 日 RCEP 正式生效實施以來,一系列亮眼的數據彰顯出其強大的活力與影響力。2023 年,中國對 RCEP 其他 14 個成員國合計進出口 12.6 萬億元,較協定生效前的 2021 年增長 5.3%。青島海關 2023 年共簽發 RCEP 原產地證書 11.2 萬份,同比增長 35.3%,認定的經核準出口商自主出具 RCEP 原產地聲明 4220 份,同比增長 37.6%,有關企業可享受 RCEP 其他成員方關稅減讓近 3 億元 。杭州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23 年,該海關共簽發 RCEP 原產地證書 7.05 萬份,貨值約 196 億元,幫助企業享受進出口稅收優惠超 2 億元 。
在實際貿易活動中,諸多企業切實享受到了 RCEP 帶來的紅利。東方電氣集團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作為中國重要的清潔能源裝備制造企業,其生產的火電汽輪機產品洲海外市場。2022 年 5 月,該公司成為四川省收家制造裝備 RCEP 經核準出口商企業,企業可根據出貨安排隨時出具原產地聲明,操作靈活性很大提高,原產地證書辦理時間大幅縮短。隨著 RCEP 的全方面實施,關稅減讓力度進一步加大,為企業與相關國家開展更深入的產業鏈融合創造了有利條件。2023 年,無論是零部件和原材料進口還是產成品出口,公司與 RCEP 國家的業務往來均穩步擴大 。
又如,青島開創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蔬菜和水果罐頭 95% 出口海外。RCEP 生效后,青島海關通過數據分析發現該公司享惠不足,主動為其制定方案,并幫助企業向外方申請關稅減讓。受益于此,2023 年該公司自東盟國家進口的菠蘿和菠蘿汁等原材料同比增長 15% 以上,對外出口也有望增加 10% - 15% 。
RCEP 為外貿人帶來的機遇
關稅減免:直接降低成本,提升利潤空間
RCEP 生效后,出口到協定成員國的產品可憑原產地證書享受關稅優惠,大部分產品關稅逐年遞減,5 - 10 年內逐步降至零關稅。這對于外貿企業而言,是實實在在的利潤增長引擎。以丹陽從日本進口用于生產高度鏡片的樹脂原料為例,RCEP 實施第1年,進口企業即可減免關稅 140 萬元;第 10 年降為零關稅后,此類樹脂原料年降稅規模預計超 1500 萬元 。關稅的降低直接減少了企業的采購成本,使得企業在保持產品價格競爭力的同時,能夠獲取更多利潤,增強了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
市場拓展:廣闊天地,大有可為
憑借關稅優勢,外貿企業的產品在 RCEP 成員國市場價格更具吸引力,能夠快速打開市場,提高市場占有率。例如,中國的紡織服裝、家電等產品在東盟、日韓等市場原本就有一定基礎,RCEP 實施后,關稅進一步降低,產品價格優勢更加凸顯,能夠吸引更多當地消費者,從而擴大市場份額。同時,RCEP 區域內人口眾多,消費市場潛力巨大。隨著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推進,消費者對各類商品和服務的需求不斷升級,這為外貿企業提供了豐富的市場機遇。企業可以根據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消費特點,開發針對性的產品和服務,滿足多樣化的市場需求,實現業務的多元化拓展。
產業鏈重構:深化合作,協同發展
RCEP 的原產地累計規則允許在確定產品原產資格時,將生產過程中使用的其他 RCEP 成員國的原產材料視為本國的原產材料,這極大地促進了區域產業鏈供應鏈的深度融合。外貿企業可以借此契機,優化產業布局,加強與區域內上下游企業的合作,提高供應鏈的穩定性和效率。例如,中國的電子信息產業可以與日韓的高度芯片制造企業、東盟的電子組裝企業加強合作,形成更加完整、高效的產業鏈。通過產業鏈重構,企業不僅能夠降低生產成本,還能提升產品質量和創新能力,增強在全球產業鏈中的競爭力。
貿易便利化:高效通關,降低貿易成本
RCEP 在海關程序、檢驗檢疫、技術標準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便利化措施,簡化了貿易流程,提高了通關效率。例如,在海關申報方面,進一步簡化了申報流程,企業可以通過電子方式提交申報信息,減少了紙質文件的傳遞和處理時間。在檢驗檢疫方面,加強了成員國之間的信息共享和互認合作,減少了重復檢驗檢疫,降低了企業的時間和經濟成本。這些便利化措施使得貨物能夠更加快速、順暢地在區域內流通,提高了企業的資金周轉效率,降低了貿易成本,增強了企業的市場響應能力。
外貿人如何把握 RCEP 機遇
深入研究協定規則,精確運用政策紅利
RCEP 內容繁雜,涉及眾多領域的規則和條款。外貿企業需要組織專業團隊深入研究協定內容,特別是與自身業務相關的關稅減讓表、原產地規則、貿易便利化措施等,制定符合企業實際情況的應對策略。例如,仔細分析產品在不同成員國市場的關稅減讓幅度和時間節點,合理安排生產和出口計劃;精確掌握原產地累計規則,優化原材料采購和生產布局,確保產品能夠順利享受關稅優惠。同時,密切關注各國對 RCEP 規則的實施細則和政策動態,及時調整企業經營策略,很大限度地利用政策紅利。
加強市場調研,優化產品與服務
充分利用 RCEP 帶來的市場開放機遇,加強對 RCEP 成員國市場的調研,了解當地消費者的需求特點、消費習慣、市場競爭態勢等信息。根據市場調研結果,優化產品設計、功能和質量,開發符合當地市場需求的差異化產品。同時,提升服務水平,加強售后服務體系建設,及時響應客戶需求,提高客戶滿意度。例如,針對東盟市場對高性價比、節能環保產品的需求,企業可以加大在相關領域的研發投入,推出更具競爭力的產品和解決方案;針對日韓市場對產品品質和設計的高要求,企業可以加強與國際加設計機構合作,提升產品的設計感和品質感。
拓展產業鏈合作,提升供應鏈韌性
積極參與區域產業鏈重構,加強與 RCEP 成員國上下游企業的合作與交流,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通過與供應商、生產商、銷售商等產業鏈各環節企業的協同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提高供應鏈的穩定性和韌性。例如,企業可以與區域內的質量原材料供應商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確保原材料的穩定供應和質量提升;與具有先進生產技術和管理經驗的企業開展合作,引進先進的生產工藝和管理模式,提升自身生產效率和管理水平;加強與當地銷售渠道商的合作,拓展產品銷售網絡,提高產品市場覆蓋率。
提升企業競爭力,打造國際品牌
加大在研發創新、技術改造、人才培養等方面的投入,提升企業核新競爭力。通過不斷創新產品和服務,提高產品附加值,降低生產成本,增強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競爭力和非價格競爭力。同時,注重品牌建設,積極開展品牌推廣活動,提升企業品牌在國際市場上的加度和美譽度。例如,企業可以加大研發投入,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新技術和產品,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和差異化優勢;加強人才培養和引進,打造一支高素質的研發、管理和營銷團隊,為企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積極參加國際加展會、行業論壇等活動,展示企業產品和技術實力,提升品牌形象。
RCEP 的生效實施,為外貿人帶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在這個充滿挑戰與機遇的時代,外貿企業應積極行動起來,深入研究協定規則,充分利用政策紅利,加強市場開拓和產業鏈合作,不斷提升自身競爭力,在 RCEP 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浪潮中乘風破浪,實現更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