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蠟切片過程中如何確保切片不粘連?
在病理學研究和臨床診斷中,石蠟切片制作是極為關鍵的環節,而切片粘連問題卻時常困擾著技術人員,不僅影響切片質量,還可能干擾后續的染色、觀察和分析。那么,在石蠟切片過程中,究竟該如何確保切片不粘連呢?
前期準備:奠定堅實基礎
組織處理:組織固定、脫水、透明等前期處理步驟必須嚴格規范。固定時間要充足,確保組織結構穩定;脫水過程要循序漸進,避免脫水過度或不足;透明時選擇合適的透明劑,并保證透明時間恰當。若組織處理不當,如脫水不徹底,殘留水分會在后續的浸蠟和包埋過程中形成氣泡,導致切片粘連。
浸蠟與包埋:浸蠟時要控制好溫度和時間,溫度過高或時間過長會使石蠟變質,影響切片質量;溫度過低則石蠟滲透不足,組織包埋不牢固。包埋時,要將組織放置在包埋盒中間,周圍填滿石蠟,避免組織與包埋盒邊緣或其他組織接觸,減少粘連的可能性。
切片操作:精確把控細節
切片機調整:使用切片機前,要仔細檢查刀片是否鋒利、安裝是否牢固。刀片不鋒利會增加切片阻力,導致切片變形、粘連;刀片安裝松動則會使切片厚度不均,甚至出現碎裂。同時,要調整好切片的厚度和角度,一般切片厚度為4—6μm,角度要適中,以保證切片的完整性和連續性。
切片環境:切片室的溫度和濕度對切片質量有很大影響。溫度過高會使石蠟變軟,切片容易粘連;溫度過低則石蠟變硬,切片困難。濕度過大也會導致切片粘連,因此要控制好切片室的溫濕度,一般溫度保持在20—25℃,濕度在40%—60%為宜。
后續處理:及時有效干預
展片與撈片:切片完成后,要及時將其放入溫水中展開。水溫要適宜,一般在40—45℃,過高的水溫會使切片溶解,過低則切片展開不充分。撈片時,要選擇合適的載玻片,輕輕將切片撈起,避免用力過大導致切片破損或粘連。
烘片與保存:撈片后要將載玻片放在烤片機上烘片,烘片時間要足夠,使切片與載玻片緊密結合。烘片后要將載玻片妥善保存,避免灰塵、濕氣等影響切片質量。
總之,在石蠟切片過程中,確保切片不粘連需要從前期準備、切片操作到后續處理等各個環節嚴格把控,只有每個環節都做到位,才能制作出高質量的石蠟切片,為病理診斷和科研提供可靠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