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立佳創:人形機器人“跑”半馬
禮拜日舉辦的人形機器人馬拉松比賽,如同一顆重磅bomb,在資本市場和機器人行業掀起了強烈的熱潮。這場賽事不僅展示了人形機器人領域的技術突破,更預示著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未來。
賽事盛況引關注,上市公司深度參與
4 月 19 日,全球較早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在北京鳴gun開賽。約 20 支機器人隊伍參與角逐,天工隊、清華通班隊、小巨人隊等戰隊攜宇樹 G1、天工 Ultra、松延動力 N2 等多款機器人型號亮相賽場。較終,“天工 Ultra” 機器人以 2 小時 40 分 42 秒的成績拔得頭籌,松延動力 N2 和行者二號分別獲得亞軍和季軍。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獲獎機器人背后,眾多上市公司深度參與其中。champion “天工 Ultra” 由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研發,該中心于 2023 年底由優必選作為發起單位和總經理單位,聯合京城機電、小米機器人、亦莊機器人等 10 家行業旗艦企事業單位共同出資組建。亞軍 “N2” 機器人由松延動力研發,上市公司利亞德旗下的虛擬動點作為戰略合作伙伴,為參賽機器人提供動作數據與服務支持。風語筑也與松延動力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聚焦人工智能、具身智能與數字場景的深度融合。
行業前景廣闊,技術與市場雙重驅動
在 AI 技術的賦能下,人形機器人從工業場景向通用場景拓展的路徑愈發清晰。未來,它們有望廣泛應用于服務業、工業生產甚至家庭生活等多個領域。隨著行業逐步度過從概念到初步落地的 “1 - 10” 階段,人形機器人板塊即將迎來實質性的成長階段,產業鏈上的各類催化因素也將不斷涌現。
中國企業憑借在制造和供應鏈方面的特別優勢,在機器人行業的量產和降本過程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2025 年被視為機器人量產元年,預計將有一定數量的機器人進入工廠,開啟 “進化” 訓練,為未來的大規模市場投放做準備。
首屆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的成功舉辦,是關鍵技術取得飛躍的有力證明,也是人形機器人國家戰略的具象化展示?!耙毁愐粫?產業生態戰略的推進,不僅為即將在 8 月舉行的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預熱,更標志著人形機器人行業規模量產的節點日益臨近。預計到 2035 年,中國人形機器人出貨量有望達到 197 萬臺。
從長期來看,人形機器人作為具身智能的比較好載體,發展空間極為廣闊。投資者在關注人形機器人的同時,也應不拘泥于 “人形” 形態,深入挖掘 “AI + 機器人” 領域的其他潛力方向。外骨骼機器人、靈巧手和傳感器這三個方向商業化落地速度更快,其市場放量節奏并不完全依賴于人形機器人的發展,并且后續有望通過持續的數據驗證其市場潛力。
行業預測顯示,2024 - 2026 年,機器人行業將迎來爆發式增長,行業規模預計從 2024 年的不到 10 億元,激增至 2026 年的接近 1000 億元,增長速度高達 100 倍。
投資建議:聚焦頭部企業與關鍵技術
展望未來,在人形機器人及相關產業的投資布局中,建議重點關注兩類對象。一是有能力建立產業生態的頭部企業,如華為、宇樹、小米等,這些企業憑借強大的技術研發能力、品牌影響力和資源整合能力,有望在行業發展中占據主導地位;二是關注共性關鍵技術領域,包括執行器、電機、傳動部件(減速器、絲杠)、小腦運控、傳感器、靈巧手等。這些關鍵技術是推動機器人行業發展的關鍵動力,掌握關鍵技術的企業將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這場人形機器人馬拉松比賽,不僅是一場技術的較量,更是一個行業發展的新起點。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的逐步成熟,人形機器人產業必將迎來更加輝煌的未來。
(恒立佳創是恒立集團在上海成立的一站式客戶解決方案中心,旨在為客戶提供恒立全球12個生產制造基地生產的液壓元件、氣動元件、導軌絲桿、密封件、電驅電控、精密鑄件、無縫鋼管、傳動控制與系統集成等全系列產品的技術支持與銷售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