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冰系統的組成:蓄冰系統一般由制冷、蓄冷以及供冷系統所組成。制冷、蓄冷系統由制冷設備、蓄冷裝置、輔助設備、控制調節設備四大部分通過管道和導線(包括控制導線和動力電纜等)連接組成。通常以水或乙烯二醇水溶液為載冷劑,除了能用于常規制冷外,還能在蓄冷工況下運行,從蓄冷介質中移除熱量(顯熱和潛熱),待需要供冷時,可由制冷設備單獨制冷供冷,或蓄冰裝置單獨釋冷供冷,或二者聯合供冷。動態制冰方式在制冰過程中有冰晶、冰漿生成,且處于運動狀態。每一種制冰具體形式都有其自身的特點和適用的場合。冰塊硬度適中,易于切割和使用。江蘇低碳動態冰方案提供商
滿足用戶的一些特殊使用場合需求。與常規制冷空調系統相比,能夠實現快速放冷、瞬間冷卻,適合用戶熱負荷波動非常大的場所,如啤酒的麥汁冷卻、乳業的巴氏殺菌工藝。能夠提供0~2℃臨近冰點的較低溫水,適用于衛生標準高的食品飲料行業。提供大溫差供冷, 降低冷水流量和循環風量,減少耗能和降低噪音。對于供電部門和社會綜合效益:縮小電力負荷峰谷差,提高發電廠一次能源利用效率,實現宏觀節能。對于發電部門,減少發電廠發電設備建設數量,減少國家電力投資,增加電廠使用率。福建低碳動態冰造價研究表明,動態冰的形成與地球磁場的變化有一定關聯。
運行策略與自動控制。運行策略:與常規空調系統不同,蓄冷系統可以通過制冷機組或蓄冷設備或兩者同時為建筑物供冷,用以確定在某一給定時刻,多少負荷是由制冷機組提供,多少負荷是由蓄冷設備供給的方法,即為系統的運行策略。蓄冷系統在設計過程中必須制定一個合適的運行策略,確定具體的控制策略,并詳細給出系統中的設備是應作調節還是周期性開停。對于部分蓄冷系統的運轉策略主要是解決每時段制冷設備之間的供冷負荷分配問題,以下為蓄冷系統通常選擇的幾種運行策略。
制冰方式分類:根據制冰方式的不同,冰蓄冷可以分為靜態制冰、動態制冰兩大類。此外還有一些特殊的制冰結冰,冰本身始終處于相對靜止狀態,這一類制冰方式包括冰盤管式、封裝式等多種具體形式。動態制冰方式在制冰過程中有冰晶、冰漿生成,且處于運動狀態。每一種制冰具體形式都有其自身的特點和適用的場合。制冷機組優先式:蓄冷系統采用制冷機組優先式運行策略是指制冷機組首先直接供冷,超過制冷機組供冷能力的負荷由蓄冷設備釋冷提供。這種策略通常用于單位蓄冷量所需費用高于單位制冷機組產冷量所需費用,通過降低空調尖峰負荷值,可以大幅度節省系統的投資費用。獨特的制冰技術,確保冰塊質量穩定。
冰蓄冷空調系統具有以下主要特點:(1)利用低谷段電力,具有平衡峰谷用電負荷,緩解電力供應緊張;(2)冰水主機的容量減少,節省增容費用;(3)總用電設施容量減少,可減少基本電費支出;(4)利用低谷段電價的優惠可減少運行電費;(5)冰水溫可低至1~4℃,減少空調設備風管的費用;(6)冷卻水泵、冷凍水泵、冷卻塔容量減少;(7)電力高壓側及低壓側設備容量減少;(8)室內相對濕度低,冷卻速度快,舒適性好;(9)制冷設備經常在設計工作點上平衡運行,效率高,機器損耗小;(10)充分利用24h有效時間,減少了能量的間歇耗損;(11)充分利用夜間氣溫變化,提高機組產冷量;(12)投資費用與常規空調相當,經濟效益佳。科學家在南極洲發現了獨特的冰層紋路,疑似動態冰形成的標志。吉林過冷水動態冰保溫
獨特的制冰工藝,確保冰塊持久耐用。江蘇低碳動態冰方案提供商
動態冰蓄冷與靜態冰蓄冷的優缺點:動態冰蓄冷相比靜態蓄冷具有以下優點:1.系統運行穩定,適應性強。2.可充放電次數多,可以滿足變化的負荷需求。3.空調末端設備可以相對較小,可以節省建筑空間。4.由于制冷量分散,可以降低其制冷設備的能耗。5.設備單價較低,適合中小型建筑應用。但也存在一些缺點:1.制冷能力受制于制冷機組的制冷量。2.系統維護難度較大,需要配備專業技術人員。3.系統管路需要考慮蓄熱容器的溫度波動,保溫以及壓力等問題。江蘇低碳動態冰方案提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