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給力是量值第二大的力,其作用方向平行于刀桿的中心線,因此不會引起鏜刀的撓曲。徑向力的作用方向垂直于刀桿的中心線,它將鏜刀推離被加工表面。因此,只有切向力和徑向力會使鏜刀產生撓曲。已沿用了幾十年的一種經驗算法為:進給力和徑向力的大小分別約為切向力的25%和50%。但如今,人們認為這種比例關系并非“較優算法”,因為各切削力之間的關系取決于特定的工件材料及其硬度、切削條件和刀尖圓弧半徑。鏜刀撓曲:鏜刀類似于一端固定(鏜座夾持部分)、另一端無支承(刀桿懸伸)的懸臂梁,因此可用懸臂梁撓曲計算公式來計算鏜刀的撓曲量:y=(F×L3)/(3E×I)式中:F為合力,L為懸伸量(單位:英寸),E為彈性模量(即刀桿材料的楊氏模量)(單位:psi,磅/平方英寸),I為刀桿的截面慣性矩(單位:英寸4)。鏜刀桿截面慣性矩的計算公式為:I=(π×D4)/64式中:D為鏜刀桿的外徑(單位:英寸)。精密鏜削中,熱膨脹補償是保證尺寸穩定性的重要技術。安徽雙面鏜加工供應廠家
高速細鏜(金剛鏜):與常規鏜孔相比,金剛鏜以其小背吃刀量、小進給量和高切削速度為特點,實現了高精度(IT7~IT6)和光潔表面(Ra為0.4~0.05um)的加工。較初,金剛鏜主要使用金剛石刀,如今已普遍采用硬質合金、CBN和人造金剛石刀具。它特別適用于有色金屬工件的加工,同時也能處理銹鐵件和鋼件。在金剛鏜的切削過程中,常用的參數包括:背吃刀量預選為0.20.6mm,終鏜時為0.1mm;進給量為0.010.14mm/r;鑄鐵加工時的切削速度為100250m/min,鋼加工時為150300m/min,有色金屬加工時則高達300~2000m/min。安徽精密鏜加工廠家臥式鏜床適用于加工大型工件,具有較高的剛性和穩定性。
刀具同時進行回轉與進給的鏜孔方式:在鏜孔過程中,有時會采用一種特殊的方式,即刀具不僅進行旋轉,同時還作進給運動。這種方式下,由于鏜桿的懸伸長度不斷變化,其受力變形也會相應改變。因此,靠近主軸箱的孔徑通常較大,而遠離主軸箱的孔徑則較小,從而形成了錐孔。同時,隨著鏜桿懸伸長度的增加,主軸自重引起的彎曲變形也會愈發明顯,這將對被加工孔軸線的直線度產生直接影響。因此,這種刀具既回轉又進給的孔方式,主要適用于加工較短且精度要求不甚嚴格的孔。1-鏜桿2-鏜刀3-工件4-工作臺5-主軸。
鏜孔刀具的結構類型:鏜孔工藝的普遍適用性得益于其多樣化的刀具結構。這些刀具結構類型各異,適應于不同材料和孔洞類型的加工需求。微調鏜結構:按刀具結構分類:整體式鏜刀:特點:此類刀具設計為一整體,特別適用于直徑較小的孔洞加工。優點:其結構簡潔,制造成本相對較低。缺點:若發生磨損,則需整體更換,利用率稍顯不足。組合式鏜刀:特點:由刀桿與可替換的刀片構成,提供高度的靈活性。優點:當刀片磨損時,只需更換刀片,無需更換整個刀具,降低了成本。缺點:相較于整體式鏜刀,其制造成本可能稍高。鏜孔加工中應避免切削力過大導致的工件變形問題。
鏜孔方式,鏜孔涉及三種不同的加工方式:工件旋轉,刀具作進給運動:在這種方式下,孔的軸心線與工件的回轉軸線保持一致。孔的圓度主要受機床主軸回轉精度的影響,而軸向幾何形狀誤差則與刀具進給方向和工件回轉軸線的相對位置精度有關。這種方式特別適合加工需要與外圓表面保持同軸度要求的孔。刀具旋轉,工件作進給運動:在鏜床中,主軸帶動刀具旋轉,而工作臺則帶動工件進行進給運動。這種方式下,鏜孔的孔徑會發生變化,靠近主軸箱處的孔徑較大,遠離主軸箱處的孔徑較小,從而形成錐孔。硬質合金鏜刀具有較高的耐磨性,適合加工高硬度材料。鹽城缸筒鏜加工參考價
數控鏜床可以實現自動化操作,提高生產效率和加工精度。安徽雙面鏜加工供應廠家
鏜床與鉆床的對比:鏜床與鉆床,這兩種機床均普遍應用于孔加工領域。然而,它們在結構、工作原理、加工精度、效率以及適用范圍等多個方面均展現出明顯差異。接下來,我們將深入探討這兩種機床的特點和區別,以幫助您更好地理解它們各自的優勢和應用場景。鏜孔加工概述:鏜孔加工具有很高的精度,特別是精鏜孔,其尺寸精度可達到IT8至IT7級別,這意味著孔徑的精度可以控制在01毫米以內。對于精細鏜孔,其加工精度甚至能達到TT7至IT6,同時表面質量也相當出色。一般的鏜孔加工,其表面精糙度Ra值介于6至8微米之間。安徽雙面鏜加工供應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