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氣騰騰的艙室里,淡淡的菌香撲鼻而來,一袋袋菌棒在模擬自然環境條件下靜靜地抽絲發育……日前,在義和鎮設施農業產業園玻璃溫室大棚內,智能化蘑菇艙已投入使用,用于培養平菇。“這是目前國內較為先進的智能化菌菇培育方艙,運用了現代化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結合5G智能化遠程管理系統,實現智能控制,同時AI自動匹配生長模型,為食用菌生產提供較佳人工環境和所需養分。”山東五豐鑫能智慧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項目經理信長青說,“以標準6m的智能出菇艙為例,可以放置8000個菌袋,不到一個月就能收獲一批。”菌菇方艙設施可智能化管理,降低人工成本,提高效率。湖南智能化菌菇方艙建設
食用菌智能方艙可以擺放在林下荒地、房前屋后、廢棄廠房、廢棄學校等場所,有水有電有網絡就能應用,在土地資源緊張的情況下,可以迅速形成集群式食用菌生產基地,是妥妥的‘小農戶、大生產’的數字農業場景,食用菌智能方艙組裝方便,效益可觀。以秀珍菇為例,一個智慧出菇房一茬可種植秀珍菇2000棒,全年能生產40茬,利潤可達7.2萬元,折合畝均效益可達200萬元,是傳統食用菌栽培方式的3倍。有了智慧方艙菌菇房為農戶們提供了多元化的收入來源。除了直接銷售菌菇產品外,農戶們還可以利用智慧方艙開展觀光農業、科普教育等活動,吸引更多的游客前來參觀和學習。這不僅增加了農戶們的收入渠道,還提高了他們的社會地位和影響力。上海智能化菌菇方艙供應商通過無土栽培技術,菌菇方艙避免了土壤生物污染的風險。
“通過產業科學布局、技術全程服務和政策有效支持,為智慧農業和數字農業的發展提供全周期服務,全力推動食用菌一縣一業全產業鏈建設,打造設施農業的新樣板。”蒙城縣農業農村局研究員說。食用菌,品類豐富、富含營養,近年來更被譽為“菜糧”。發展食用菌產業,不僅豐富市民的餐桌,還能促進農戶增收。在人們的固有印象中,食用菌大多生長在大棚中,種植步驟復雜。我們在遼寧朝陽區看到這樣一種新型菌菇種植模式,一個幾十平米“集裝箱”智能方艙菌菇種植室,它們可以智能調控、一鍵種菇。
食用菌智能方艙可種植金耳、靈芝、桑黃、秀珍菇、繡球菇、灰樹花、猴頭菇、羊肚菌、紅托竹蓀等20多種食(藥)用菌,輕松實現工廠化栽培、智能化管理、周年化出菇。其實,可以人工栽培的品種,基本都可以,因為,食用菌智慧方艙本質上就是個可移動的溫控出菇房。單從栽培周期上講,秀珍菇占優。在漳州采用 “公司+基地+農戶” 的生產模式,利用5G技術打造出了小戶型 “智慧方艙菇場” 新模式。該模式由企業釆用先進食用菌機械化集中制包,農戶只需利用房前屋后空雜地,配備 6 ~ 7 間出菇房,1間產品保鮮,組合成一個小戶型 “智慧方艙菇場”,控制秀珍菇生長各環節,從而實現出菇向智能化周年栽培轉變,做到秀珍菇精確化管理。菌菇方艙的高產量引發了一系列相關產業的發展。
加盟優勢,輕松創業致富:1. 技術支持:我們提供全方面的技術培訓和指導,確保你能順利掌握菌菇種植技術。2. 菌種供應:加盟者可以享受到我們的品質菌種供應,保證產量和品質。3. 風險可控:通過我們的專業指導和支持,你可以降低創業風險,實現輕松創業致富。4. 市場推廣:我們提供市場推廣支持,幫助你打開市場,實現銷售增長。5. 發展空間大:隨著人們對健康食品的關注度不斷提高,菌菇市場的發展空間巨大,為加盟者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前景。在高科技的推動下,傳統正在發生變化。遼寧智慧菌菇方艙設備
菌菇方艙內的空氣流通良好,有效防細菌生。湖南智能化菌菇方艙建設
相較于傳統大棚,“智慧方艙”占地面積更小,且包容性大,對土壤性質沒有要求,可培育多個品種食用菌,避免了土地資源浪費,解決一地不能重復種植的問題,有效提升空間利用率。目前,該鎮已建10個“智慧方艙”。黃柏鎮食用菌種植技術成熟,一座方艙面積270平方米,可放置菌棒1萬棒,年產鮮菇量可達10萬斤,全年可生產6至8批次,實現產值40萬到60萬元。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菌菇產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傳統種植方式已經無法滿足市場對于品質、健康食品的需求。此時,智能菌菇方艙應運而生,為菌菇產業開辟了新的發展方向,更為創業者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商機。湖南智能化菌菇方艙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