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很早就能運用平衡、和諧、對稱、明暗軸線等設計手法,達到美觀的效果。中式建筑重藝術裝飾,但不復雜,只在主要部位作重點裝飾,如窗檐、門楣、屋脊等,布局多為均衡式方向發展,不重高層建筑,至佛教傳入后,出現了樓閣佛塔,高建筑才得以盛行。建筑的一切藝術加工也都是對結構體系和構件的加工,如色彩、裝飾與構件結合,構成了豐富絢麗的藝術成就,雕梁畫棟,形體優美而色彩斑斕;楹聯匾額,激發意趣而遐想無窮。中式建筑品類繁盛,包括宮殿、陵園、寺院、宮觀、園林、橋梁、塔剎等。《中國現代建筑概況》中中國現代建筑泛指19世紀中葉以來的中國建筑。其他建筑類:如監獄、派出所、消防站。北京專業建筑服務
明代這一時期的城市規劃和宮殿建筑均為后世所沿用:都城北京和中國現存規模很大的古城南京均得益于明代的規劃和經營,清代帝王的宮殿也是在明宮殿的基礎上不斷擴展完善而來的。這一時期的都城北京是在原有基礎上改建的,建后分為外城、內城和皇城三部分。明代繼續大力修筑宏偉的防御建筑——長城,長城許多重要段落的墻體和城關堡寨都用磚砌,建筑水平達到至高。明長城東起鴨綠江邊,西至甘肅嘉峪關,長達5660公里。山海關、嘉峪關等有名關城,是中國建筑藝術中獨具風格的杰作;北京八達嶺段長城、司馬臺段長城等還有較高的藝術價值。上海農村建筑云南文教建筑:學校、圖書館、文化宮等。
從長遠來看,未來50年,中國城市化率將提高到76%以上,城市對整個國民經濟的貢獻率將達到95%以上。都市圈、城市群、城市帶和中心城市的發展預示了中國城市化進程的高速起飛,也預示了建筑業更廣闊的市場即將到來。據智研咨詢資料不完全統計,2013年至2020年,中國建筑業將增長130%。其中,2018年中國將超過美國成為全球至大的建筑市場,占全球建筑業總產值的19.1%。智能建筑市場前景廣闊,在2020年前,中國用于節能建筑項目的投資至少是1.5萬億。我國建筑節能藍圖蘊含著對節能材料和技術數萬億元的商機。
中國各地的居住建筑,又稱民居。居住建筑是基本的建筑類型,是出現早、分布廣、數量多的建筑群落。由于中國各地區的自然環境和人文情況不同,各地民居也顯現出多樣化的面貌。中國漢族地區傳統民居的主流是規整式住宅,以采取中軸對稱方式布局的北京四合院為典型象征。北京四合院分前后兩院,居中的正房體制為尊崇,是舉行家庭禮儀、接見尊貴賓客的地方,各幢房屋朝向院內,以游廊相連接。北京四合院雖是中國封建社會宗法觀念和家庭制度在居住建筑上的具體表現,但庭院方闊,尺度合宜,寧靜親切,花木井然,是十分理想的室外生活空間。華北、東北地區的民居大多是這種寬敞的庭院。醫療建筑:醫院、門診等部門、療養院等。
中國少數民族地區的居住建筑也很多樣,如西北部新疆住宅多為平頂,土墻,一至三層,外面圍有院落;藏族典型民居“碉房”則用石塊砌筑外墻,內部為木結構平頂;蒙古族通常居住于可移動的蒙古包內;而西南各少數民族常依山面水建造木結構干欄式樓房,樓下空敞,樓上住人,其中云南傣族的竹樓很有特色。中國西南地區民居以苗族、土家族的吊腳樓很具特色。吊腳樓通常建造在斜坡上,沒有地基,以柱子支撐建筑,樓分兩層或三層,上層很矮,只放糧食不住人,樓下堆放雜物或圈養牲畜。建筑包括房屋和構筑物兩大類。河南農村建筑包工
按照主要承重結構材料分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筑。北京專業建筑服務
空間是建筑獨有的藝術語言,具有巨大的情緒影響力。“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中國先哲老子智慧地表達了空間與實體的辯證關系。即人們建房、立圍墻、蓋屋頂,而真正實用的卻是空的部分:圍墻、屋頂為“有”,而真正有價值的卻是“無”的空間;“有”是手段,“無”才是目的。建筑空間是人們為了滿足生產或生活的需要,運用各種建筑要素與形式,所構成的內部空間與外部空間的統稱。它包括墻、地面、屋頂、門窗等圍成建筑的內部空間,以及建筑物與周圍環境中的樹木、山巒、水面、街道、廣場等形成建筑的外部空間。不同的空間特點,會產生不同的情緒效果。巧妙地處理空間的形狀、比例、大小、方向、開敝、封閉、明暗,使建筑藝術顯出連續性的豐富空間感受。北京專業建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