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光度計的原理是基于比爾-朗伯定律。該定律指出,物質溶液中的吸光度與溶液中物質的濃度成正比。當光通過溶液時,溶液中的物質會吸收特定波長的光,吸收的光強度與物質的濃度成正比。通過測量吸光度,可以確定物質的濃度。分光光度計由光源、樣品室、光柵、檢測器和顯示器等組成。光源發出特定波長的光,經過光柵分光,只有特定波長的光通過樣品室,然后被檢測器檢測。檢測器將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并通過顯示器顯示吸光度值。分光光度計的應用非常廣。在化學領域,它常用于測量溶液中物質的濃度,如酸堿度、金屬離子濃度等。在生物領域,分光光度計常用于測量DNA、蛋白質等生物分子的濃度,以及酶催化反應的速率。在環境科學領域,分光光度計可以用于監測水體、大氣等環境中污染物的濃度。分光光度計是一種用于測量物質濃度的精密儀器。浙江元析分光光度計選購
雜散光是分析樣品的非吸收光,隨著樣品濃度的增加,雜散光的影響也隨之增大,將給分析結果帶來一定的誤差。在紫外的短波區域光源強度和檢測器的靈敏度均明顯減弱,雜散光的影響更不能忽視。因此,雜散光的大小也是儀器性能的一項重要指標。使用與維護:1、若大幅度改變測試波長,需稍等片刻,等燈熱平衡后,重新校正“0”和“100%”點。然后再測量。2、指針式儀器在未接通電源時,電表的指針必須位于零刻度上。若不是這種情況,需進行機械調零。3、比色皿使用完畢后,請立即用蒸餾水沖洗干凈,并用干凈柔軟的紗布將水跡擦去,以防止表面光潔度被破壞,影響比色皿的透光率。4、操作人員不應輕易動燈泡及反光鏡燈。河南元析分光光度計教程分光光度計的設計原理和工作原理,允許吸光值在一定范圍內變化。
由于儀器的制造和調整誤差,單色光的實際波長與儀器的波長讀數值間都存在一定的誤差。樣品中絕大部分的主要吸收峰都有一定的寬度,對波長準確度要求允許寬些。但是,當吸收峰寬度較小,而且吸收峰兩側邊緣比較陡直,此時波長準確度的影響就必須引起注意。透射比(吸光度)準確度很顯然,透射比或吸光度的誤差越大,測試結果的可信性越差,從而影響到測試數據的準確性。雜散光雜散光是由于光學元件制造誤差以及光學和機械零件表面的漫反射形成的。
UV-8000S型雙光束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儀器特點和功能;UV-8000S型具有;采用精選檢測器、氘燈、鎢燈等關鍵元器件,儀器經久耐用;精選光柵的使用不僅提高了紫外區的能量,同時使儀器具有低雜散光;采用獲得的雙光路光學系統(實用新型號ZL20132),雙檢測器;;采用320*240位點陣式高亮6”液晶顯示器,顯示清晰,;主機可自主完成光度測量、定量測量、光譜掃描、動力學、DNA/蛋白質測試,多波長測試及數據打印等功能;采用光學系統懸架式設計,整體光路固定在16mm厚的切削鋁制無變形基座上,底板的變形和外界的震動對光學系統不產生影響,從而提高儀器穩定性;考慮不同用戶的使用習慣,本系列儀器都標配元析公司光譜掃描軟件,聯機操作時,除能實現主機測試功能外,還可實現較多的數據處理功能。分光光度計的發展促進了化學分析的進步和科學研究的發展。
在使用分光光度計時,首先需要進行基準校準。這通常包括將純溶劑放入樣品室中,調整儀器使得光電探測器輸出為零。然后,將待測樣品放入樣品室中,測量其吸光度。吸光度的測量結果可以通過儀器上的顯示屏或計算機軟件進行讀取和記錄。分光光度計在許多領域中都有廣泛的應用。在生物化學和藥物研究中,它常用于測量蛋白質、核酸和藥物的濃度。在環境科學中,它可以用于監測水體和大氣中的污染物濃度。在食品工業中,它可以用于檢測食品中的添加劑和污染物。此外,分光光度計還可以用于反應動力學研究、質譜分析等領域。常見的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的波長范圍為190-1100 nm。寧夏光譜儀分光光度計購買
分光光度計的光源有鎢絲燈、氫孤燈、電孤燈、電火花、奈恩斯特輝光燈以及碳化硅熱棒等。浙江元析分光光度計選購
首先,應保證比色皿不傾斜放置。稍許傾斜,就會使參比樣品與待測樣品的吸收光徑長度不一致,還可能使入射光不能全部通過樣品池,導致測試比準確度不符合要求。其次,應保證每次測試時,比色皿架推拉到位。若不到位,將影響到測試值的重復性或準確度。還應保證比色皿的清潔度,延長其使用壽命。2、干燥劑的使用問題。干燥劑失效將導致:a.數顯不穩、無法調“0”點或“100%”點(電路或光電管受潮)。b.反射鏡發霉或沾污,影響光效率、雜散光增加。鑒于上述原因,分光光度計的放置地點應遠離水池等濕度大的地方、干燥劑應定期更換或烘烤。3、儀器的工作環境應避免陽光直射、避免強電場、避免與較大功率的電器設備共電、避開腐蝕性氣體等。文章來源網絡,轉載只為知識分享,如涉及版權及稿費問題,請與我聯系END食品伙伴網公眾號矩陣請點擊小圖,長按識別二維碼食品伙伴網食品論壇食品質量管理食品標法圈食品伙伴網訂閱號食品實驗室服務國際食品食學寶。浙江元析分光光度計選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