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筑物基坑(槽)均應進行施工驗槽。基坑(槽)挖至基底設計標高并清理后,施工單位必須會同勘察、設計、建設、監理等單位共同進行驗槽,合格后方能進行基礎工程施工。一、驗槽具備的資料和條件(1)勘察、設計、建設、監理、施工等相關單位技術人員到場;(2)地基基礎設計文件;(3)巖土工程勘察報告;(4)輕型動力觸探記錄(可不進行時除外);(5)地基處理或深基礎施工質量檢測報告;(6)基底應為無擾動的原狀土,留置有保護層時其厚度不應超過100mm。二、天然地基驗槽1.天然地基驗槽內容(1)根據勘察、設計文件核對基坑的位置、平面尺寸、坑底標高;(2)根據勘察報告核對坑底、坑邊巖土體及地下水情況;(3)檢查空穴、古井、古墓、暗溝、地下埋設物及防空掩體等情況,并應查明其位置、深度和性狀;(4)檢查基坑底土質的擾動情況及擾動的范圍和程度;(5)檢查基坑底土質受到冰凍、干裂、受水沖刷或浸泡等擾動情況,并查明影響范圍和深度。2.天然地基驗槽前應在基坑(槽)底普遍進行輕型動力觸探檢驗,檢驗數據作為驗槽依據。工程設計是融合技術、美學與功能的創造性活動,需精確把握需求與環境條件。寧波建筑室內裝修工程施工
水泥混凝土路面結構的組成包括墊層、基層以及面層。1)結構特點(1)墊層水泥混凝土路面墊層選用的材料和作用參見本書1.1.2中1.1)(1)的相關內容。(2)基層①水泥混凝土道路基層作用:防止或減輕由于唧泥導致的板底脫空和錯臺等病害;與墊層共同作用,可控制或減少路基不均勻凍脹或體積變形對混凝土面層產生的不利影響;為混凝土面層提供穩定而堅實的基礎,并改善接縫的荷載傳遞能力。②基層材料的選用原則:根據道路交通等級和路基抗沖刷能力來選擇基層材料。特重交通宜選用貧混凝土、碾壓混凝土或瀝青混凝土;重交通道路宜選用水泥穩定粒料或瀝青穩定碎石;中、輕交通道路宜選擇水泥或石灰粉煤灰穩定粒料或級配粒料。濕潤和多雨地區,繁重交通路段宜采用排水基層。③基層的寬度應根據混凝土面層施工方式的不同,比混凝土面層每側至少寬出300mm(小型機具施工時)或500mm(軌模式攤鋪機施工時)或650mm(滑模式攤鋪機施工時)。④各類基層結構性能、施工或排水要求不同,厚度也不同。⑤為防止下滲水影響路基,排水基層下應設置由水泥穩定粒料或密級配粒料組成的不透水底基層,底基層頂面宜鋪設瀝青封層或防水土工織物。⑥碾壓混凝土基層應設置與混凝土面層相對應的接縫。金華裝飾裝修工程設計綠色設計用光伏、雨水回收等,減少能源依賴與環境影響,踐行可持續理念。
冬期施工應符合下列要求:(1)進入冬期施工前應編制冬期施工措施和計劃,并應有突然降溫的防凍措施;對室外氣溫和結構物的養護溫度,應定時測量并記錄;結構物基礎的地基在施工前、施工期及施工后均不得受凍。(2)凍土層的開挖宜根據凍層的厚度、數量及經濟原則選用開挖方法,可采用人工或機械鑿劈凍土,并應制定安全保證措施。具備條件時,可采用爆破方式開挖凍土;基槽邊坡應隨挖土進展及時修整和加固。(3)開挖基坑的周圍宜設防風擋;土方開挖當日未見槽底時,應將槽底300mm刨松或覆蓋保溫材料防凍。(4)應對施工溝槽槽底采取防凍措施;基礎下的土層已經受凍后繼續基礎施工時,應將凍層挖除。(5)管道溝槽兩側及管頂以上500mm范圍內不得回填凍土,溝槽其他部分凍土含量不得超過15%,凍塊不得大于100mm且不得集中,并應按常溫規定分層夯實,還應預留沉降量。(6)水泥砂漿接口應及時保溫養護,保溫材料覆蓋厚度應根據氣溫選定;宜采用熱拌水泥砂漿,熱拌水泥砂漿所用水溫不得超過80℃;不得使用加熱水的方法融化已凍結的砂漿;對水泥砂漿有防凍要求時,拌合時應摻防凍劑。(7)冬期進行管道閉水試驗時,應采取防凍、防滑等措施。冬期進行水壓試驗時管身應填土至管頂以上500mm。
混凝土基礎模板通常采用組合式鋼模板、膠合板模板、鋼框木(竹)膠合板模板等,在箱形基礎施工中有時也采用工具式大模板。(一)施工工藝模板制作―定位放線一模板安裝、加固―模板驗收一模板拆除一模板的清理、保養。(二)施工技術要求(1)模板安裝位置、尺寸,必須滿足圖紙要求,且應拼縫嚴密、表面平整并刷隔離劑。(2)模板及其支撐應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剛度和穩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澆筑混凝土的重量、側壓力以及施工荷載。(3)在澆筑混凝土之前,應對模板工程進行驗收。模板安裝和澆筑混凝土時,應對模板及其支撐進行觀察和維護。(4)模板及其支撐拆除的順序原則為:后支先拆、先支后拆,具體應按施工方案執行。工程設計的優化過程往往伴隨取舍,需在有限條件下找到佳性能平衡點。
城市地下管線多,相互交叉,錯綜復雜,在工程開工前,應取得施工現場及其毗鄰區域內各種地上、地下管線及建(構)筑物的現況翔實資料和地勘、氣象、水文觀測資料,相關設施管理單位應向施工、監理單位的有關技術管理人員進行詳細交底;應研究確定施工區域內地上、地下管線等構筑物的拆移或保護、加固方案,并應形成文件后實施。施工前應先對管線進行詳探,可通過人工開挖探溝,找出地下管線。道路結構以下的管線應先行施工。作業中可能對施工范圍內的原地下管線及建(構)筑物造成破壞時,應采取加固或遷移措施。無須遷移的現況管線及設施,應探明位置、設置標識,并采取加固保護措施。施工中,應對加固部位定期檢查、維護,確保設施安全穩定。施工區域附近的架空線,在施工期間采取加固電線桿及派專人監護措施,防止挖土或大型機械操作時危及線路正常運作。工程設計的初期階段需充分調研用戶需求,為后續方案構建堅實的現實依據。海南工程施工
結構設計選框架或鋼結構,經力學計算,保障建筑在地震、風力下的穩定。寧波建筑室內裝修工程施工
在深基坑土方開挖前,要制定土方工程專項方案并通過行家論證,要對支護結構、地下水位及周圍環境進行必要的監測和保護。(1)深基坑工程的挖土方案,主要有放坡挖土、中心島式(也稱墩式)挖土、盆式挖土和逆作法挖土。前者無支護結構,后三種皆有支護結構。(2)分層厚度宜控制在3m以內。(3)多級放坡開挖時,坡間平臺寬度不小于3m。(4)邊坡防護可采用水泥砂漿、掛網砂漿、混凝土、鋼筋混凝土等方法。(5)防止樁位移和傾斜。打樁完畢后基坑開挖,應制定合理的施工順序和技術措施,防止樁的位移和傾斜。(6)采用土釘墻支護的基坑開挖應分層分段進行,每層分段長度不宜大于30m。(7)采用逆作法的基坑開挖面積較大時,宜采用盆式開挖,先形成中部結構,再分塊、對稱、限時開挖周邊土方和施工主體結構。寧波建筑室內裝修工程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