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要經常測血糖才知道自己的病情控制得怎樣?可糖友卻發現有時自己在家測的血糖和去醫院抽靜脈血的血糖有著很大的差異,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根據國際上的規定,同一血液標本、同一時間用血糖儀或者化驗室檢測的結果,數值相差應≤20%,如果超出這個范圍,說明血糖儀本身可能存在質量問題。
但多數情況下,問題不是出在血糖儀上,而是由于其它方面的原因,如標本問題、操作不當、試紙過期等等。現在我們就來具體分析一下影響測試結果的各種原因及應對措施。 血糖檢測儀便攜嗎,重不重?電子血糖儀準不準
細心的糖友會發現,用血糖儀測得的空腹血糖比醫院化驗室測出的數值通常要低一些,這個差值大約在12%~15%。
這是因為血糖儀測的是含紅細胞的全血血糖,而化驗室測的是經過離心去除紅細胞后的血漿血糖。由于紅細胞的葡萄糖含量較低,所以,用全血(含紅細胞)測出的血糖值比用血漿(不含紅細胞)測出的血糖值要低一些。這種差別是由于檢測標本不同所致,而非血糖儀質量問題。
需要說明的是,在餐后狀態(如餐后2h)下,血糖儀的檢測結果與化驗室的檢測結果基本相當。這是因為空腹狀態下,毛細、血管血與靜脈血的血糖值無明顯差異。但進食后毛細、血管血(大致相當于動脈血)比靜脈血血糖值高。
如果糖友想驗證血糖儀是否準確,建議攜帶血糖儀去醫院,抽血化驗的同時,扎手指測一下指端血糖,把這兩個血糖值比對一下,如果差值<15%,說明這臺血糖儀是準確的。 電子血糖儀準不準著手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掌握正確使用血糖儀的方法技巧。
來自于某些藥物的干擾容易導致血糖測試數值不準確
比如維生素C,維生素C屬于強還原劑,容易讓血糖試紙在反應中產生的過氧化氫還原,導致血糖測定結果偏低;谷胱甘肽等藥物也容易造成血糖測定結果偏低。
但是為了能夠更加準確的了解血糖水平,糖尿病患者們更好在測試前幾天暫停此類藥物。
糖尿病患者們遇到測得的血糖值有差異時也不要驚慌,以上列舉的原因很仔細,供大家參考!其實,多數情況下是人為因素造成的,重視相關細節,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哦。
什么時候對血糖儀進行校準?
1,初次使用新購買的血糖儀時;
2,給血糖儀更換電池時;
3,血糖儀曾經損壞過,或者疑似有損壞;
4,自我監測的血糖值和糖化血紅蛋白的值不相符時或者血糖值波動過大時;第五,懷疑血糖儀檢測的值不準確。
對血糖儀進行質控檢測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血糖儀以及血糖試紙的工作是否正常,還可以讓我們得到一個比較可靠的檢測結果。
每一種型號的血糖儀都配備有質控液,每天責任護士在開始監測血糖前進行對血糖儀的質控,插入血糖試紙條后再滴入適量的質控液,顯示出的數值在儀器質控數值范圍之內,才能開展新一天的血糖監測工作。 通常,血糖儀每兩個月校準一次就好。
1、校正:血糖儀不同,有些需要測血糖前試紙條校正過生日或驗證碼校正。
2、消毒:選用75%的乙醇消毒采集的部位皮膚,不可選擇其他對檢測有干擾性的消毒劑(如碘伏等)。
3、采集:待消毒皮膚部位乙醇晾干后進行采集(采集可用采集筆或直接用采集針頭)。
4、檢測:采集針穿刺皮膚后,輕壓創口周圍使血液自然流出,用消毒棉球輕拭去一滴以后,將第二滴血液滴入試紙區上的指定區域(穿刺皮膚后切勿過度用力擠壓,以免組織液混入血樣造成結果產生偏差),等待血糖儀檢測結果(通常10秒-數分鐘后即可)并記錄。 家用血糖儀你真的會用嗎?電子血糖儀準不準
家用血糖儀到底準不準?電子血糖儀準不準
試紙過期或氧化
試紙也有有效期,要注意不能使用過期的試紙。另外不是單獨包裝的試紙,要注意將盒子蓋緊,防潮,防在空氣中發生氧化反應。
查空腹血糖的抽血時間不正確
空腹血糖是比較能準確地反映人的胰島素分泌水平的一項指標。
嚴格地講,只有過夜禁食8~12個小時后并于次日早晨7點之前采集血所測得的血糖值才算是其空腹血糖值。
如果抽血的時間太晚,并為此耽誤了早晨的用藥診治,則不但無法反映患者真正的空腹血糖水平,還可能因為延遲打針或吃藥而影響診治。
在醫院經常會碰到不少空著肚子、遠道而來的糖友來醫院查空腹血糖。有時候由于種種原因醫師在給其抽血時已經接近中午了。其實這時糖友的血糖值已經不能表示其平日里空腹血糖的水平了。 電子血糖儀準不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