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場地通常在工礦業活動與發展過程中產生。我國污染場地類型多且復雜,與礦業、行業及其建設時間、生產歷史等有關。在現有的污染場地中,有歷史(甚至是解放前)遺留的,也有開放后新產生的;有的由國有企業帶來,有的由鄉鎮企業造成,也有的來自合資或私營企業。污染場地主要分布在城區,也可以分布在居住、商業和公共娛樂活動用地相鄰或附近的鄉鎮,以及生態敏感區等。
礦業活動和行業生產過程是造成場地污染的主要途徑。因此,礦區和污染行業往往是污染場地的集中分布地,例如有色金屬、黑色金屬礦區和化工、石化、冶煉及電鍍、制藥、機械制造、印染等行業。其他的污染場地有填埋場、金屬礦渣堆場、加油站、廢舊物資回收加工區或電子垃圾處置場地等 [2] 。不同的礦業活動和行業生產過程會產生不同的污染物,包括無機類、有機類或有機一無機類污染物,并且常常出現與化學品生產或使用、產業過程相關的特征污染物。 4. 場地修復可以減少土地的污染和破壞。湖州電子廠場地修復治理方案
高溫處理的修復技術常用的高溫處理修復技術是焚燒法,按照焚燒地區不同,分為異地焚燒和就地焚燒兩種類型,這兩種方式都是通過超過1000℃的高溫熱解焚毀土壤中污染物中的鹵代化合物以及其他較難溶解的有機物,促進其揮發。人們可以利用高溫處理的修復技術來處理污染土壤,其本身需要具有較高的操作工藝水平,但是只要能夠合理操作,就可有效去除超過99.99%的土壤污染物,所以高溫處理修復技術在未來屬于較為理想的污染場地土壤修復技術。湖州電子廠場地修復治理方案場地修復設計時,需要根據場地特點和環保要求,確定的恢復方式和技術。
場地調查,分為初步調查和詳細調查兩個階段。實施步驟一般包括資料搜集、現場踏勘、人員訪談、初步采樣分析等。搜集場地有關文件、歷史檔案、照片等資料,有助于了解場地污染的歷史情況;現場踏勘目的在于核實已搜集到的資料,了解污染現狀,包括周邊敏感點等;人員訪問是為了進一步考證已有資料。而后,制定采樣計劃并現場采樣,分析整理監測結果,形成初步調查報告和詳細調查報告。
如果缺乏細致的場地調查數據,復雜場地的修復效果可能收效甚微。目前美國場地調查先進技術包括概念模型、土壤采樣統計學、地下水采樣及監測井優化、三元現場決策法、基于決策的場地調查、高精度技術、環境法醫學、場地修復地質學、水文學和環境生物分子診斷等。
中國國家環保部頒布了《關于加強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見》(環發〔2008〕48號)。該文件提出:按照“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被污染的土壤或者地下水,由造成污染的單位和個人負責修復和治理。造成污染的單位已經終止,或者由于歷史等原因確實不能確定造成污染的單位或者個人的,被污染的土壤或者地下水,由有關人民依法負責修復和治理;該單位享有的土地使用權依法轉讓的,由土地使用權受讓人負責修復和治理。
于缺少可操作的實施細則,實際操作過程中很難實現“污染者付費原則”。現實情況是,由于城市的擴張或產業升級的需要,迫使多數國有老企業關閉或向城市人口較少處搬遷,而部分企業經營不善已經頻臨破產或已經破產,因此無法支付企業關閉或搬遷后的場地修復費用。希望通過重新開發利用這些地塊,也即,通過轉讓地塊使用權,來支付土地修復的費用。但現實是:轉讓土地使用權所獲取的費用可能不足以支付全部的修復費用。 24. 場地修復需要加強國際合作和經驗交流。
就地微生物修復技術該技術是指通過壓力設備把氧氣和營養物質通過井口壓入污染場地土壤中,或者是把營養物質平鋪在污染場地土壤表面,由其自行滲透到土壤中。對于各種油類污染物的處理,此技術能夠取得較好的效果。
二、化學方式修復技術化學方式修復主要是借助氧化還原反應對污染場地土壤中所存在的污染物進行轉化處理,使其向低毒無毒化合物方向轉化,或者向化學穩定性更高、遷移向更弱者新的化合物方向轉化。當前,氯化物處理和脫氯作用是其中較為常用的兩種方式。 18. 場地修復需要加強宣傳和教育,提高公眾環保意識。湖州電子廠場地修復治理方案
44. 場地修復需要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修復的法律責任。湖州電子廠場地修復治理方案
污染者付費原則在中國的實施情況1979年制定的《環境保護法(試行)》規定:“已經對環境造成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單位,應當按照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制定規劃,積極治理,或者申請主管部門批準轉產、搬遷”。1989年制定并實施至今的《環境保護法》,第24條規定,“產生環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單位,必須把環境保護工作納入規劃,建立環境保護責任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在生產建設或者其他活動中產生的廢氣、廢水、固體廢棄物、粉塵、惡臭、放射性物質及噪音、震動、電磁輻射等對環境的污染和危害”。由于歷史原因,有相當一批國有老企業設備陳舊,工藝落后,原來就沒有凈化設備,這批企業污染的治理,需要加大投資,如果全部治理責任由企業承擔,在某些情況下是行不通的。湖州電子廠場地修復治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