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時對預警信息進行分析研判,預估可能的影響范圍和危害程度。(2)防范處置。迅速采取有效處置措施,控制事件苗頭。在涉險區域設置注意事項提示或事件危害警告標志,利用各種渠道增加宣傳頻次,告知公眾避險和減輕危害的常識、需采取的必要的健康防護措施。(3)應急準備。提前疏散、轉移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員,并進行妥善安置。責令應急救援隊伍、負有特定職責的人員進入待命狀態,動員后備人員做好參加應急救援和處置工作的準備,并調集應急所需物資和設備,做好應急保障工作。對可能導致突發環境事件發生的相關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加強環境監管。(4)輿論引導。及時準確發布事態最新情況,公布咨詢電話,組織解讀。加強相關輿情監測,做好輿論引導工作。發布突發環境事件預警信息的地方人民或有關部門,應當根據事態發展情況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適時調整預警級別;當判斷不可能發生突發環境事件或者危險已經消除時,宣布解除預警,適時終止相關措施。突發環境事件發生后,涉事企業事業單位或其他生產經營者必須采取應對措施,并立即向當地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和相關部門報告,同時通報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單位和居民。因生產安全事故導致突發環境事件的。40. 環境應急預案需要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修復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支持。金華環境應急預案公司
④因環境污染使當地正常的經濟、社會活動受到嚴重影響;⑤利用放射性物質進行人為破壞事件,或1、2類放射源失控造成大范圍嚴重輻射污染后果;⑥因環境污染造成重要城市主要水源地取水中斷的污染事件;⑦因危險化學品生產和貯存中發生泄漏,嚴重影響人民**生產、生活的污染事件。(2)重大環境事件(Ⅱ級)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重大環境事件:①發生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傷)50人以上、100人以下;②區域生態功能部分喪失或瀕危物種生存環境受到污染;③因環境污染使當地經濟、社會活動受到較大影響,疏散轉移**1萬人以上、5萬人以下的;④1、2類放射源丟失、被盜或失控;⑤因環境污染造成重要河流、湖泊及水庫大面積污染,或市級以上城鎮水源地取水中斷的污染事件;(3)較大環境事件(Ⅲ級)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較大環境事件:①發生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傷)50人以下;②因環境污染造成跨地級行政區域糾紛,使當地經濟、社會活動受到影響;③3類放射源丟失、被盜或失控。(4)一般環境事件(Ⅳ級)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一般環境事件:①發生3人以下死亡;②因環境污染造成跨市級行政區域糾紛,引起一般群體性影響的。嘉興橡膠廠環境應急預案多少錢27. 環境應急預案可以促進環境應急處置和恢復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環境應急預案評估小組應當重點評估環境應急預案的實用性、基本要素的完整性、內容格式的規范性、應急保障措施的可行性以及與其他相關預案的銜接性等內容。環境應急預案的編制單位應當根據評估結果,對應急預案草案進行修改。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管理暫行辦法備案編輯第十五條縣級以上人民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編制的環境應急預案應當報本級人民和上級人民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備案。企業事業單位編制的環境應急預案,應當在本單位主要負責人簽署實施之日起30日內報所在地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備案。國家重點監控企業的環境應急預案,應當在本單位主要負責人簽署實施之日起45日內報所在地省級人民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備案。工程建設、影視拍攝和文化體育等群體性活動的臨時環境應急預案,主辦單位應當在活動開始三個工作日前報當地人民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備案。第十六條報送備案應當提交下列材料(一式二份):(一)《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備案申請表》;(二)環境應急預案評估意見;(三)環境應急預案的紙質文件和電子文件。第十七條受理備案登記的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當在收到報備材料之日起60日內,對報送備案的環境應急預案進行審查,對符合本辦法第六條、第十條規定并通過評估小組評估的。
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失控導致3人以下急性死亡或者10人以上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殘疾的;放射性物質泄漏,造成較大范圍輻射污染后果的;7.造成跨省級行政區域影響的突發環境事件。三、較大突發環境事件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較大突發環境事件:1.因環境污染直接導致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或重傷的;2.因環境污染疏散、轉移人員5000人以上1萬人以下的;3.因環境污染造成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上2000萬元以下的;4.因環境污染造成國家重點保護的動植物物種受到破壞的;5.因環境污染造成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斷的;6.Ⅲ類放射源丟失、被盜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失控導致10人以下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殘疾的;放射性物質泄漏,造成小范圍輻射污染后果的;7.造成跨設區的市級行政區域影響的突發環境事件。四、一般突發環境事件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一般突發環境事件:1.因環境污染直接導致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中毒或重傷的;2.因環境污染疏散、轉移人員5000人以下的;3.因環境污染造成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下的;4.因環境污染造成跨縣級行政區域糾紛,引起一般性群體影響的;5.Ⅳ、Ⅴ類放射源丟失、被盜的。49. 環境應急預案可以提高環境應急處置和恢復的應急指揮和決策能力。
安全監管、交通運輸、公安、住房城鄉建設、水利、農業、衛生計生、氣象等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應當及時將可能導致突發環境事件的信息通報同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落實環境安全主體責任,定期排查環境安全隱患,開展環境風險評估,健全風險防控措施。當出現可能導致突發環境事件的情況時,要立即報告當地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對可以預警的突發環境事件,按照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緊急程度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將預警分為四級,由低到高依次用藍色、黃色、橙色和紅色表示。預警級別的具體劃分標準,由環境保護部制定。地方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研判可能發生突發環境事件時,應當及時向本級人民提出預警信息發布建議,同時通報同級相關部門和單位。地方人民或其授權的相關部門,及時通過電視、廣播、報紙、互聯網、手機短信、當面告知等渠道或方式向本行政區域公眾發布預警信息,并通報可能影響到的相關地區。上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要將監測到的可能導致突發環境事件的有關信息,及時通報可能受影響地區的下一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預警信息發布后,當地人民及其有關部門視情采取以下措施:(1)分析研判。組織有關部門和機構、專業技術人員及。13. 環境應急預案可以提高環境應急處置的效率和質量。嘉興橡膠廠環境應急預案多少錢
11. 環境應急預案可以促進環境治理和污染防治。金華環境應急預案公司
6、協助實施批準后的應急處置對策措施(現場模擬)。現場調援組按照指揮部的要求,積極協助切斷污染源、安排相應容器收集未泄漏的化學品、隔離污染區、防止污染擴散;聯系應急物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消除或減輕污染。及時清運污染物。7、事故影響跟蹤監測(現場模擬)。根據監測技術方案,現場應急監測小組繼續實施事故影響跟蹤監測,持續報出監測數據、污染動態。8、信息公布(會場模擬)。由通訊聯絡組負責向新聞媒體發布事態進展報告,并回答有關人員提問。(四)應急終止(會場模擬)。1、監測結果顯示:污染事故已得到有效控制并且區域的環境污染已經基本消除。現場應急監測組向應急演練工作領導小組報告:某時刻監測結果表明,事故發生2小時后,經采取一系列應急處理處置措施,污染潛在影響已消除。應急指揮部周立舉同志向各現場應急小組發出停止應急狀態的指令。2、轉入善后工作(現場模擬)事故應急狀態解除后,現場應急小組停止應急,清點人員和設備、器材,并撤離現場,轉入善后工作:現場調援組按規定提取相關物證、作好現場檢查筆錄并提交調查報告;應急監測組編制應急監測技術報告,必要時會同評估組做好環境安全后評估工作。3、應急響應情況報告。金華環境應急預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