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燒技術焚燒技術是當前固體廢物處理中的常用方法。運用這種綜合技術處理固體廢物的原理是在高溫環境下,促使固體廢物分解、氧化,實現利用廢物熱能、減容等目標。結合既往固體廢物處理經驗來看,這種綜合處理技術的應用優勢在于:淤處理量大,占地較少,某城市焚燒廠的固體廢物焚燒處理原理如下圖所示。由下圖可知,固體廢物的焚燒處理工藝簡單,經加料、焚燒、進風等環節,即可完成固體廢物的處理。焚燒處理設備的占地面積較小,而其單次處理量較大,可滿足固體廢物產生量較大城市的日常廢物處理要求;于可利用可燃物的熱能。焚燒技術的再利用原則主要體現在其對廢物中可燃物熱能的利用方面。焚燒固體廢物產生的熱能可用于發電、供熱等。4. 固廢核查需要專業的核查人員和機構。舟山造粒廠固廢核查治理方案
固體廢物處理方法是從固體廢物中回收與利用資源的工程技術方法。根據固體廢物的來源、性質、特征和對環境的危害,對其進行處置、回收和利用的技術是環境工程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主要處理方法:①一般堆存。適用于不溶解、不飛揚、不腐爛變質、不散發臭氣或毒氣的塊狀和顆粒狀廢物如鋼渣、高爐渣、廢石等。②圍隔堆存(在堆存場地四周建立隔離設施。適用含水率高的粉塵、污泥,如粉煤灰、尾礦粉等。③填埋。適用于大型塊體以外的任何形狀的廢物,如城市垃圾、污泥、粉塵、廢屑、廢渣等。④焚化。適用于焚化后能縮小體積或減輕重量的有機廢物污泥、垃圾等。⑤生物降解。利用微生物降解作用處理有機廢物,適用處理垃圾、糞便、農業廢物、污泥等。嘉興電子廠固廢核查有哪些17. 固廢核查可以為固體廢物影響評價提供數據支持。
貯存場和填埋場運行要求7.1貯存場、填埋場投入運行之前,企業應制定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或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中制定環境應急預案專章,說明各種可能發生的突發環境事件情景及應急處置措施。7.2貯存場、填埋場應制定運行計劃,運行管理人員應定期參加企業的崗位培訓。7.3貯存場、填埋場運行企業應建立檔案管理制度,并按照國家檔案管理等法律法規進行整理與歸檔保存。檔案資料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a)場址選擇、勘察、征地、設計、施工、環評、驗收資料;b)廢物的來源、種類、污染特性、數量、貯存或填埋位置等資料;c)各種污染防治設施的檢查維護資料;d)滲濾液、工藝水總量以及滲濾液、工藝水處理設備工藝參數及處理效果記錄資料;e)封場及封場后管理資料;f)環境監測及應急處置資料。7.4貯存場、填埋場的環境保護圖形標志應符合GB15562.2的規定,并應定期檢查和維護。
II類一般工業固體廢物classIInon-hazardousindustrialsolidwaste按照HJ557規定方法獲得的浸出液中有一種或一種以上的特征污染物濃度超過GB8978允許排放濃度(第二類污染物允許排放濃度按照一級標準執行),或pH值在6~9范圍之外的一般工業固體廢物。3.8GB18599—20203I類場classInon-hazardousindustrialsolidwastestorageandlandfillfacility可接受本標準6.1條規定的各類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并符合本標準相關污染控制技術要求規定的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場及填埋場。3.9II類場classIInon-hazardousindustrialsolidwastestorageandlandfillfacility可接受本標準6.2條、6.3條規定的各類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并符合本標準相關污染控制技術要求規定的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場及填埋場。30. 固廢核查可以為固體廢物管理法規制定提供數據支持。
5、問題描述:企業未分類貯存危險廢物,廢棄包裝物與廢濾布共用一個貯存區域。整改建議:企業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要求,合理劃分危險廢物貯存區域并分類貯存。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八十一條收集、貯存危險廢物,應當按照危險廢物特性分類進行。禁止混合收集、貯存、運輸、處置性質不相容而未經安全性處置的危險廢物。
固體廢物是指在生產、生活和其他活動過程中產生的喪失原有的利用價值或者雖未喪失利用價值但被拋棄或者放棄的固體、半固體和置于容器中的氣態物品、物質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納入廢物管理的物品、物質。 23. 固廢核查可以為固體廢物管理教育提供數據支持。嘉興電子廠固廢核查有哪些
8. 固廢核查需要公開透明的核查過程和結果。舟山造粒廠固廢核查治理方案
10.3地下水監測要求10.3.1貯存場、填埋場投入使用之前,企業應監測地下水本底水平。10.3.2地下水監測井的布置應符合以下要求:a)在地下水流場上游應布置1個監測井,在下游至少應布置1個監測井,在可能出現污染擴散區域至少應布置1個監測井。設置有地下水導排系統的,應在地下水主管出口處至少布置1個監測井,用以監測地下水導排系統排水的水質;b)巖溶發育區以及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中確定地下水評價等級為一級的貯存場、填埋場,應根據環境影響評價結論加大下游監測井布設密度;c)當地下水含水層埋藏較深或地下水監測井較難布設的基巖山區,經環境影響評價確認地下水不會受到污染時,可減少地下水監測井的數量;d)監測井的位置、深度應根據場區水文地質特征進行針對性布置;e)監測井的建設與管理應符合HJ/T164的技術要求;f)已有的地下水取水井、觀測井和勘測井,如果滿足上述要求可以作為地下水監測井使用。舟山造粒廠固廢核查治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