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兒童游樂設施設計要點
新型兒童游樂設備的市場需求量非常大,目前大部分公園、游樂場的設備種類比較單一,新型游藝設施的出現能給公園、游樂場注入新的生命力,提高公園、游樂場的人氣。新型兒童游樂設備為了滿足游客需求,在設計的時候也是有很多方面需要注意的。
尺度感
對于兒童活動場地尺度的把控,盡量做到“小空間,多趣味”,不宜過大,因為成人的一小步等于兒童的好幾步,一般來說,成人步幅約65cm,3秒走路的距離估計有65×2×3=3.9m,所以設施的安全距離是1.8m,看護區的坐椅距離兒童設施的距離不得多于4m,不得少于1.8m。
道路與鋪裝
分為場地外部道路和內部道路兩種,外部道路應設計得簡短直接,方便兒童進入活動區域。而內部道路則應該盡可能地增添趣味,方便使用兒童汽車、滑板等器材,其寬度一般在 0.8-1.5 米之間。通向兒童活動場地的道路和活動場地內的道路表面要平整防滑,而通向幼兒活動場地道路還要方便嬰兒車通行。在所有的游樂設施下都應該采用保護性的地面,如沙地、塑膠、橡膠墊等。
游樂設施
全部設施要本著安全第一,以培養和鍛煉兒童的體質與冒險精神為目的。游樂器具斷頭處理圓潤、棱角光滑,結構穩定,尺度適宜,并應提供多種游樂器材供兒童選擇,實現游樂難易程度的分級,讓孩子們隨著年齡和能力的增長而依次使用。
地形
在保留原生地形的基礎上結合場地功能與主題以利用,應具兩種或以上不同形式地形,且地表形態應作出相應改變,成為充滿趣味的游樂性微地形。變化的地形能讓孩子們在上面找到不同空間變化所帶來的樂趣,并且可以結合地形設計一些有趣的游樂項目,如攀爬墻、鉆洞等。如果坡度有陡然的變化,可考慮利用地形設計滑梯,平整的地面可用于體育運動場地。
邊界
是劃分場地功能的一種圍護形式,可由道路、植物、建筑小品或其他自然界線構成,在視覺上或封閉、半封閉,或通透、半通透。在兒童看來,邊界本身就是一件“好玩的東西”——可以攀爬、鉆行、隱匿。
種植設計
在種植設計上要意識到植物對于兒童具有一定的觀賞和玩耍價值,兒童比成年人更喜歡玩弄植物。因此兒童活動場地在植物的選擇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應以喬木為主,供遮蔭;以灌木為輔,采用無刺無毒的品種;草坪要選擇耐踐踏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