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園區作為高耗能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面臨著巨大的能源消耗和環境壓力。因此,推動綜合能源服務的創新實踐,成為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根據2023年的數據,中國綜合能源服務市場規模突破了2000億元,能源利用效率平均提升了15%-20%。在此背景下,某化工園區通過余熱發...
交通領域碳排放占全國總量的10%以上,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問題日益嚴重,減少交通碳排放成為當務之急。因此,推動能源供給模式的創新勢在必行,尤其是探索可再生能源與新型能源技術的融合應用,以實現交通領域的綠色低碳轉型。在這種背景下,光儲充氫一體化系統應運而生,這種系統通過“光伏發電-儲能緩沖-充...
能源結構的深刻變革正在推動電力系統從集中式向分布式轉型。截至2023年底,中國風電、光伏裝機規模較十年前增長超10倍,清潔能源發電量占比接近40%,但新能源的波動性對電網穩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虛擬電廠與微電網的結合成為新型電力系統的關鍵方向。虛擬電廠通過聚合充電樁、儲能設備等分散資源...
隨著可再生能源的快速發展,光伏儲能柜作為太陽能發電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正逐漸受到越來越多家庭和企業的關注。然而,面對市場上種類繁多、性能各異的光伏儲能柜,消費者往往感到無所適從。近日,記者就光伏儲能柜的選擇問題進行了深入采訪,并總結了以下幾點關鍵要素,幫助消費者做出明智決策。 首先...
在當今全球能源結構轉型和環境保護的大背景下,光伏項目以其獨特的優勢成為了推動綠色能源發展的重要力量。光伏項目,即利用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將太陽光直接轉換為電能的過程,不僅為人類社會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清潔能源,還在經濟、環境和社會等多個層面展現了其明顯的優勢。 光伏項目的經濟性是其首要...
2025年光伏電站運維的新技術主要圍繞數字化、智能化和系統化展開,通過技術創新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和保障穩定性。以下是當前*前沿的技術方向及其應用分析: 1. 數字孿生技術驅動的智能運維 技術重心:基于數字孿生技術構建光伏電站的虛擬模型,...
在全球能源格局發生深刻變化的現在,能源轉型成為了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動力。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面對資源約束和環境壓力,已將能源轉型提到國家戰略的高度。轉型不僅是解決能源供需矛盾的需求,更是應對氣候變化、促進綠色發展的必然選擇。尤其在推動碳達峰、碳中和的過程中,如何實現能源結構的優化和高效利...
城市地下管網的安全運行維護面臨著老齡化與人為破壞帶來的雙重壓力。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地下管網的老化問題日益嚴峻。2023年數據顯示,全國城市燃氣管網的平均服役年限已經達到18年,而供水管網的漏損率依然高于10%。這些老舊設施不僅容易出現故障,給城市的正常運營帶來不小的風險,還可能因為維護不...
微電網技術自誕生以來,經過了三代重要的發展階段。從柴油機備用供電系統到如今的多能互補自治系統,微電網在離網地區的能源供給模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早期的海島微電網系統主要依賴柴油發電,導致供電成本居高不下,每千瓦時成本可達3到5元。而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光儲柴微電網系統的出現,將成本成功降低至1....
碳中和目標的提出,標志著能源體系從“量”的增長轉向“質”的優化。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全球各國紛紛加快了能源轉型的步伐,我國也不例外。根據2023年的統計數據,我國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已提升至18.3%。然而,盡管可再生能源的份額在不斷增加,工業、建筑等領域依舊深陷高碳路徑依賴,亟需通過技術創新和政策...
綜合能源系統通過整合電、熱、氣等多種能源形式,打破了傳統能源供應的單一模式,實現了能源的梯級利用與協同優化。傳統的能源供應通常是單一形式的供給,例如電力由電廠提供,熱能由鍋爐供給,天然氣由天然氣公司提供。而綜合能源系統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傳統格局,采用多種能源形式進行綜合調度,從而更大地提...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城市地下管網的安全問題日益突出。燃氣泄漏與水管爆裂等事故頻發,給市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和城市的正常運作帶來了嚴重威脅。在應對這些問題時,傳統的監測和維護手段已無法滿足需求。因此,借助新興的技術手段,提升城市管網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成為當務之急。 近年來,某特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