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漿蓄冷與盤管蓄冰相比的優點:1)成本低:冰漿蓄冷的主要是以板式換熱器取代盤管蓄冰的盤管。就盤管材質而言,現在應用較多、更可靠的是美國進口的BAC鋼盤管、FAFCO和CALMAC塑料盤管,國內盤管的質量還不讓人放心,很多案例出現了泄漏問題。而冰漿蓄冷的板式換熱器是非常成熟的產品,成本上有一定優勢。2)調試量少:冰漿系統主要部件、控制系統,模塊化設計,安裝簡單,現場調試量少。而盤管為了保證制冰的順利,對融冰控制的要求高很多,融冰控制不只影響節錢量,還影響第二天的制冰。冰漿系統的融冰控制則要簡單的多。冰漿蓄冷技術的關鍵在于精確控制冰漿的制備、儲存和釋冷過程。中山一體式冰漿蓄冷原理
(盤管和冰球大量的盤管和冰球、 乙二醇以及受限的放冷速率導致調試維護難度大、成本高)調試維護簡單冰漿制冰裝置、蓄冰罐和融冰供冷裝置分別是不同的三種設備冰漿制取裝置和融冰供冷裝置都在蓄冰罐外,實現了蓄冰系統上三個主要裝置的相互單獨,而且除了蓄冰罐外,采用的是非常成熟可的可拆式板式換熱器,優良不銹鋼板片。加上極少量的乙二醇溶液保證了設備檢修、換熱器清洗、融冰調試的簡單、可靠和易行。冰球和盤管的制冰、蓄冰和融冰都必須圍繞著盤管和冰球進行,且冰球和盤管本身存放幾十上百噸的乙二醇溶液,加上盤管和冰球存放在幾百上千立方的蓄冰罐中,導致盤管和冰球破裂不易發現,發現了也不易更換和維護;換熱器清洗由于大量的乙二醇無法存放而不了了之;而融冰供冷不徹底導致次日系統供冷量不足則要求融冰調試周期漫長,困難重重。江西一體式冰漿蓄冷設備某制藥企業采用冰漿蓄冷技術,保障藥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
單獨分開的儲冰罐,冰漿系統與常規冰蓄冷相比,特點是將制冰和蓄冰分離。制得的冰單獨儲存在蓄冷罐中。冰漿系統的蓄冰罐通常可以根據場地靈活設計,可以采用水泥、鋼、玻璃鋼等材料建筑,形狀、高度沒有要求,只要做好保溫,考慮美觀度即可。蓄冰罐的體積取決于蓄冷量的多少,計算蓄冰罐容量時,建議取12.5RTh/m3。為了節能和保證過冷水的穩定產生,通常會將蓄冰罐設計成兩個,兩個罐子的體積比約20:1,制冷時,先將大罐中的水降到0℃,開始出冰時,將小罐中的高溫水與大罐中的0℃水混合,以確保進入制冰板換中的水溫不低于0.3℃,防止細小的冰晶進入板換造成冰堵。制冰時,大罐中蓄滿冰漿后,再蓄在小罐中,融冰時,蓄冰罐內頂部置有灑水器,使得融冰高溫回水均勻撒播在冰雪上,確保融冰供冷的溫度恒定在0~1℃。優先融化小罐中的冰,再融大罐中的冰雪。
微冰晶處理器,冰漿輸送到蓄冰槽后,由于水流的作用,大量的冰晶容易跟隨水流被吸入制冰取水系統中,從而進入制冰機的換熱器,過冷狀態的水就會以冰晶結晶核結晶解除過冷狀態凍結板換通道,從而導致板換發生"冰堵"現象。防止蓄冰槽的冰晶隨循環取水進入過冷換熱器是防止系統發生“冰堵"的有效方法,在制冰取水管道系統中設置過濾精度小于20um的過濾器,能有效過濾微小的冰品防止冰晶進入制冰機的板式換熱器,減小過冷卻熱交換器東結的可能性,使動態蓄冰系統的運行可靠性更高。隨著能源危機的加劇,冰漿蓄冷技術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冰槳蓄冷的特點:1)機組既可以制冰,又可以做為常規冷水機組使用,功能齊全;2)機組為一體化設計,結構緊湊,轉運方便,可在各工況下高效運行,蓄冰槽內只有制冰介質溶液和冰漿,無任何維護量;3)制冰器設計獨特,冰晶制成工藝先進,換熱器內不粘附冰,實現較高的蒸發溫度降低能耗,比傳統的蓄冰方式節能 15%以上;4)機組體積小,可減少機房占地面積,對機房無特殊要求;5)冰漿以流體形式儲存與蓄冰槽中,蓄冰槽可以為任何形式,盡可能減少機房的占地面積,節省基建費用;6)冰晶有極大的換熱表面,融冰迅速,徹底,可提供更低的供水溫度,與低溫送風技術相結合,可進一步降低系統投資費用;7 )設備可集中或分離設計 易于實現在負荷變化時機組依然保持在較高的效率下運行。隨著數據中心規模的擴大,冰漿蓄冷技術為制冷提供了新方案。東莞過冷水動態冰漿蓄冷造價
釋冷過程依靠冰漿泵將冰漿送至用冷設備,滿足制冷需求。中山一體式冰漿蓄冷原理
冰漿蓄冷于20世紀90年代開始發展起來,在節能意識極強的日本首先實現產業化應用。目前,純水冰漿蓄冷已成為日本市場的技術主流,動態冰蓄冷技術又分為兩個分支:一是純水冰漿技術;一是鹽水冰漿技術。純水冰漿技術采用普通水(無任何添加成分)作為蓄冷介質,通過過冷卻換熱原理動態制取純水冰漿。鹽水冰漿的制取技術與其相同,但采用的是10%以下的稀鹽水溶液(乙二醇、乙醇等)作為蓄冷介質,相應地生成的冰漿的溫度低于純水冰漿。從日本的使用情況來看,純水式動態冰蓄冷技術是目前動態冰蓄冷技術的主流表示,鹽水式動態冰蓄冷的實用案例相對較少。中山一體式冰漿蓄冷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