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額狀面分析當單足支撐時,重心升高,雙足支撐時,重心下降,為了減少重心的上下移動,步行時骨盆配合有一定的運動。在正常步態中,當支撐腿達到MST位置時,身體重心達到比較高點,此時除去支撐腿稍有彎曲外,骨盆傾斜,即擺動腿一側骨盆下降,可使身體重心下降,整個擺動相,重心上下移動約5CM。由于骨盆傾斜,支撐腿髖關節處于內收位,臀中肌必須工作,以維持身體平衡。(3)水平面分析在一步態周期中,擺動期擺動腿一側的骨盆有旋前運動,對側骨盆有旋后運動。旋前、旋后角度大約分別為4度,合計總的旋轉范圍為8度。骨盆旋前、旋后可使步長加大,并可減少重心下降程度。? VR步態訓練通過足壓數據驅動虛擬場景,幫助患者(如脊髓損傷)進行沉浸式康復訓練。壓阻式足壓系統
行走過程中,從一側足跟著地到該側足跟再次著地所經歷的時間稱為一個步態周期。在一個步態周期中,每側下肢都要經歷一個離地騰空并向前邁步的擺動相(邁步相)和一個與地面接觸并負重的站立相(支撐相)。擺動相是指從足尖離地到足跟著地,足部離開支撐面的時間,約占步態周期的40%;站立相是指從足跟著地到足尖離地,即足部支撐面與地板接觸的時間,約占步態周期的60%。其中,重心從一側下肢向另一側下肢轉移,雙側下肢同時與地面接觸的時間稱之為雙支撐相,一個正常步態周期中會出現兩次雙支撐相,各占步態周期的10%。壓阻式足壓系統分析足底壓力,可獲取人體在各體態和運動下的生理,病理力學參數和機能參數,了解不同人群足底壓力分布。
在人類行走過程中,雙足承受著身體大部分的重量,因此足底壓力分布和變化對于理解人體行走機制以及預防足部疾病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隨著技術的發展,足底壓力測量和分析已經成為了研究熱點。過去的足底壓力測量技術主要依賴于足印技術,這種方法只能對足底壓力做出定性判斷,無法提供準確的數據。隨著科技的進步,足底壓力掃描技術和力板與測力臺技術開始被廣泛應用。這些技術可以在足底壓力測量方面提供更精確的數據,為研究和診斷提供更多的信息。
足底壓力測量的應用領域非常普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幾個方面:生物醫學領域:足底壓力測量可以幫助理解人體行走的機制,對于研究人類步行的進化、評價和改善殘疾人的行走能力以及評估足部疾病的嚴重程度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通過對足底壓力的分析,醫生可以更準確地診斷和zhi療扁平足、高弓足等足部問題。工業領域:足底壓力測量可以用于設計和優化鞋類產品,提高舒適性和保護性。比如,運動鞋制造商可以使用這種技術來了解運動員的足底壓力分布,從而設計出更符合運動員需求的運動鞋。體育科學:通過對運動員的足底壓力進行分析,可以幫助教練更好地理解運動員的步態和運動方式,為運動員的訓練提供指導。例如,長跑運動員的足底壓力分布可能會影響他們的跑步效率,通過調整訓練方式或鞋子設計,可以幫助他們提高成績。康復醫學:足底壓力測量在康復醫學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比如,對于下肢受傷或手術后的病人,通過監測他們的足底壓力分布,可以幫助醫生評估他們的恢復情況,并制定合適的康復計劃。足部疾病的預防:借助定制化鞋墊來緩解足部疾病患者的鞋內壓力以達到zhi療和預防的目的。步態分析、平衡分析、糖尿病足的測試:測試人體的靜態、動態足底狀況和身體平衡能力。3D動態掃描像科幻片里的全身掃描,連腳趾發力都能看見.
正常人的足底壓力參數和分布有一定的規律,疾病狀態時足部畸形或功能異常可導致足底壓力改變和分布異常。有的糖尿病患者在某一時期發生足潰瘍或壞疽,而足底壓力升高是足潰瘍發生的危險因素。檢測糖尿病患者的足底壓力對糖尿病足的防治有重要的臨床意義。芯康生物品牌已包括足底壓力步態分析系統、動靜態功能評估及訓練系統、三維動態脊柱及姿態評估系統、糖尿病足動力檢測系統等6大類共13款產品。這些產品主要應用于臨床評估訓練, 體育科研 , 高校教學研究等領域。我們的腳掌就像身體的‘底座’,足底平衡分析就是檢查這個‘底座’是否平穩。壓阻式足壓系統
將步態周期分為足跟著地、全足著地、站立中期、足跟離地、足尖離地、加速期、邁步中期、減速期共八個時期。壓阻式足壓系統
臨床常見異常步態足底壓力特點:尖足:站立位表現為足前掌承中足跟不承重或承重小,步行中表現為足前掌先著地足跟后著地;足內外翻和扁平足:表現為足前掌內側或外側或足中部內側承重大;偏癱步態:表現為患側足底壓力比健側壓力小,步行時患側比健側足承重時間短。芯康生物品牌已包括足底壓力步態分析系統、動靜態功能評估及訓練系統、三維動態脊柱及姿態評估系統、糖尿病足動力檢測系統等6大類共13款產品。這些產品主要應用于臨床評估訓練, 體育科研 , 高校教學研究等領域。壓阻式足壓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