墻面垂直綠化房屋外墻面的綠化應選擇生命力強的吸附類植物,使其在各種垂直墻面上快速生長。爬山虎、紫藤、常春藤、凌霄、絡石,以及爬行衛茅等植物價廉物美,這些植物不需要任何支架和牽引材料,栽培管理簡單,其綠化高度可達五、六層樓房以上,且有一定觀賞性。在選擇時應區別對待,凌霄喜陽,耐寒力較差,可種在向陽的南墻下;絡石喜陰,且耐寒力較強,適于栽植在房屋的北墻下;爬山虎生長快,分枝較多,種于西墻下合適。也可選用其他花草、植物垂吊墻面,如紫藤、葡萄、爬藤薔薇、木香、金銀花、木通、西府海棠、鳶蘿、牽牛花等,或果蔬類如南瓜、絲瓜、佛手瓜等。在較粗糙的表面,可選擇枝葉較粗大的種類。如爬山虎、薜荔、凌霄等,便于攀爬;而表面光滑細密的墻面則選用枝葉細小、吸附能力強的種類。垂直綠化選用的植物材料一般要求具有淺根性、耐貧瘠、耐干旱、耐水濕、對陽光有高度適應性等特點。山西城市垂直綠化案例
鋪貼式垂直綠化具有如下特點:可以將植物在墻體上自由設計或進行圖案組合;直接附加在墻面,無須另外做鋼架,并通過自來水和雨水澆灌,降低建造成本;系統總厚度薄,只有10厘米至15厘米,并且還具有防水阻根功能,有利于保護建筑物,延長其壽命;易施工,效果好等。板槽式即在墻面上按一定的距離安裝V型板槽,在板槽內填裝輕質的種植基質,再在基質上種植各種植物。這類形式的設計可以將植物墻作為空間的主體,豐富的植物質地搭配可以打破植物墻設計的單調,填補空間設計的缺失,成為空間設計的亮點。屋頂垂直綠化設計垂直綠化是自然和人類完美的結合。
垂直綠化可充分利用不同的立地條件,選擇攀援植物及其他植物栽植并依附或者鋪貼于各種構筑物及其他空間結構上。除了彌補地面綠化面積的不足,還能極大豐富教學環境中的綠化層次,適度美化建筑的審美效果,使得建筑與環境更加富于生命力,使學術更好地融合在自然與人文的協調統一之中。空中的綠色為師生們提供了自然的視野,在改善學習環境,起到降溫、降噪、降塵效果的同時,也形成了一道獨特的綠色景觀。作為校園文化環境建設的一種,賦予學校獨有的文化設計理念,將生態、溫馨、寧靜的自然環境帶給校園;將藝術、自主、多元的學習空間送給老師和孩子們。
垂直綠化的的燈光設計不能與植物墻所處空間屬性相分離,如暖色調的室內環境應該搭配暖色調的照明燈具。燈光裝設的形式也應該豐富多樣,不能只限于裝設頂部的位置,也要到兼顧側面和底部。霧化效果也是根據空間屬性營造空間氛圍的方法。它是使用噴霧裝置讓空氣中充滿白霧,使景觀形成云霧縹緲的獨特氛圍。適當增加霧化的設計不僅能夠起到烘托氣氛的作用,還能夠給空氣加濕,提高空氣質量。霧化系統根據霧化設備噴嘴的不同可分為冷霧系統、微霧系統和霧森系統三大類。冷霧系統和微霧系統能夠形成水霧的效果,霧森系統則能夠形成跟隨人的移動而漂移的氣態霧。標準模塊垂直綠化系統,在植物選擇和色塊組成上可以更自由選擇。
垂直綠化材料宜靠近建筑物和構筑物的基部栽植。栽植工序應緊密銜接,做到隨挖、隨運、隨種、隨灌,裸根苗不得長時間曝曬和長時間脫水。栽植穴大小應根據苗木的規格而定,宜為長(20-35)X寬(20-35)X深(30-40)cm。苗木擺放立面應將較多的分枝均勻地與墻面平行放置。苗木栽植的深度應以覆土至根頸為準,根際周圍應夯實。苗木栽好后隨即澆水,次日再復水一次,兩次水均應澆透。第二次澆水后應進行根際培土,做到土面平整、疏松。藤本植物的栽植間距應根據苗木品種、大小及要求見效的時間長短而定,宜為40-50cm。墻面貼植,栽植間距宜為80一100cm。垂直綠化陽臺和窗臺可以擺花或栽植攀緣植物來綠化遮蔭。河北房屋垂直綠化背景
墻體進行垂直綠化,更是高層次空間綠化彩化的選擇。山西城市垂直綠化案例
垂直綠化實際上有兩種,一種是墻壁整體都是綠植,另一種是只占用墻壁的一部分,被植被覆蓋,在土壤或其他類型的基底上生長。大多數的垂直綠化包含輸水系統,因為使用噴壺或者軟管澆水并不容易。我們經常能在城市中見到一些建筑整面墻都是綠植的,這一類垂直綠化起到隔熱的作用,有助于降低建筑物被太陽直射的溫度,也能防止室內的暖氣流失過快。存在于室內的垂直綠化,可以幫助改善室內空氣質量,不只只只是去除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并生產氧氣,還可以吸附室內的清潔污染。垂直綠化本身也可以充當立體的藝術品,為我們提供美感和健康。山西城市垂直綠化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