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北方應考慮植物材料的抗寒、抗旱性,而南方則應考慮其耐濕性。在環保上,地錦能抗二氧化硫、氟化氫和汞霧;常綠闊葉的常春藤、薜荔、扶芳藤都能抗二氧化硫。目前,垂直綠化中所用的材料大多是各種功能兼顧,多種垂直綠化材料有機結合種植。我國在園藝上早已運用于花架、開放式曲廊、柵欄式圍墻的綠化。部分攀緣或蔓生藤本實用于護坡、廢棄地、屋頂等場所的綠化。主要蔓生植物有:木香、云實、小果薔薇、蔓長春花、紫藤、多花勾兒茶、雀梅藤、青江藤、苦皮藤。一些灌木和小喬木在垂直綠化方面也常有用到比如:黃楊、小葉女貞、山茶、海桐、桃葉珊瑚等植物,應不同場合的需要,也有不同的運用。不要認為垂直綠化只能用攀緣植物。廈門會客廳垂直綠化模塊
垂直綠化還可以采用無土栽培技術,可以把植物設計到我們設想的幾乎任何空間,甚至可以按照我們的設計制作出任何造型。植物離開了土壤,根系可以無限延伸,營養得到了充分的吸收。移動式植物墻設計由微滴灌系統和定植結構組成,養護起來簡單方便,對室內空氣凈化、增加環境濕度起到傳統盆栽花卉無法達到的效果。室內垂直綠化墻降溫16度省1.45千瓦電(垂直綠化墻概念引起居民頗大反響,擔心單位外鋪草,會惹來蚊蟲滋生,并擔心綠化組件方便賊人入屋爆竊。房屋署高級園境師姚寶隆承認,研究結果顯示,綠化組件附近會出現昆蟲蹤影,但都是蝴蝶、蛾或螞蟻等非厭惡類昆蟲,而綠化墻由于不會積水,因而不會引致蚊子滋生。)寧波墻面垂直綠化模塊垂直綠化提高了城市綠量、覆蓋率,增強了綠化的立體效果。
垂直綠化的價值作用,凈化空氣:吸收二氧化碳和車輛尾氣,增加氧氣含量。低碳節能:夏天降溫,冬天保溫的作用。美化城市:植物與美觀設計結合,可以使橋梁、護欄等地方都富有自然氣息和欣賞價值。隔離噪音:減少噪聲振動和聲反射,達到緩沖噪聲的功效。溫度調節:植物墻通過蒸發過程吸收熱量,以及通過遮陰來降低大地表面的溫度,減少陽光反射。可以在城市創造涼爽的空氣并且減少空調需要。生態保健:為身心提供一個接觸自然的紐帶,緩解疲勞和倦意。資產增值:高質量植物墻且富有設計感可以為建筑增值15%—20%
垂直綠化是將綠色植物與建筑相結合,在不損失綠地面積的同時,還能夠將建筑空間占地與植物綠化占地兩者之間的矛盾解決掉,這是提高城市綠化量的有效手段,也是平衡城市建設與生態自然的重要舉措。在綠化墻設計過程中,由于空間需求,可以使用相同質地植物進行搭配,使植物設計形式更加統一,視覺效果上更顯整齊、壯觀。這類使用單一質感植物進行搭配的設計通常用于大型空間背景、主題背景墻的設計,這種形式的設計可以更好的突出設計的重點,襯托設計關鍵。使用不同質地的植物進行搭配可以更好的表現設計思想,設計形式較為靈活,使空間充滿層次感。垂直綠化通過植物葉面的蒸騰作用和庇蔭效果,可緩和陽光對建筑的直射。
垂直綠化的攀爬或垂吊式即在墻面種植攀爬或垂吊的藤本植物,如種植爬山虎、絡石、常春藤、扶芳藤、綠蘿等。這類綠化形式簡便易行、造價較低、透光透氣性好。擺花式即在不銹鋼、鋼筋混凝土或其它材料等做成的垂面架中安裝盆花實現垂面綠化。這種垂直綠化方式與模塊化相似,是一種“縮微”的模塊,安裝拆卸方便。選用的植物以時花為主,適用于臨時垂直綠化或豎立花壇造景。布袋式即在鋪貼式垂直綠化系統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工藝系統。這一工藝是首先在做好防水處理的墻面上直接鋪設軟性植物生長載體,比如毛氈、椰絲纖維、無紡布等,然后在這些載體上縫制裝填有植物生長及基材的布袋,然后在布袋內種植植物實現垂直綠化。垂直綠化不僅可以遮陰,還能通過液態水轉變成水蒸氣(即蒸騰作用)的方式使空氣變涼。寧波墻面垂直綠化模塊
垂直綠化的類型有攀援綠化、陽臺綠化、屋頂花園。廈門會客廳垂直綠化模塊
“綠色植物墻”簡單來說就是利用植物代替磚、石、鋼筋水泥來創造垂直的花園。在進行室內垂直綠化系統植物的選擇時,還要注意植物與植物之間的影響,為具有良性關系的植物組合提供適宜的生長環境。反之,將相克的植物組合在一起會引起相互之間的競爭,不利于垂直綠化系統的結構穩定。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城市中的校園也逐漸面臨綠化空間不足的困境,校園中的建筑密度不斷增大,而綠化面積卻受環境及經費限制不斷減少,垂直綠化是緩解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廈門會客廳垂直綠化模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