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綠化的要求有很多,生態要求:不同攀緣植物對環境條件要求不同,因此在進行垂直綠化時應考慮立地條件。在進行垂直綠化時,應考慮方向問題,北墻面應選擇耐陰植物,如中國地錦是極耐陰的攀緣植物,用于北墻比用于西墻生長迅速,生長勢強,且開花結果繁茂。西垂直綠化應選擇喜光、耐旱的植物,如爬山虎等。在我國北方應考慮植物材料的抗寒、抗旱性,而南方則應考慮其耐濕性。綠化方式:對于垂直綠化,可以選擇有吸盤和吸附根的攀緣植物,如爬山虎、常春藤等;庭園垂直綠化,一般是在棚架、山石旁,栽植典雅或有經濟價值的木香、薔薇、金銀花、獼猴桃等;住宅垂直綠化除墻面外還包括陽臺等,對于陽臺可選用喜光、耐旱的攀緣植物,背陰墻面可選用耐陰的中國地錦等;土坡、假山的垂直綠化宜選用根系龐大、固地性強的攀緣植物。垂直綠化,可減少陽光直射,降低溫度。大連五葉地錦垂直綠化背景
垂直綠化的的燈光設計不能與植物墻所處空間屬性相分離,如暖色調的室內環境應該搭配暖色調的照明燈具。燈光裝設的形式也應該豐富多樣,不能只限于裝設頂部的位置,也要到兼顧側面和底部。霧化效果也是根據空間屬性營造空間氛圍的方法。它是使用噴霧裝置讓空氣中充滿白霧,使景觀形成云霧縹緲的獨特氛圍。適當增加霧化的設計不僅能夠起到烘托氣氛的作用,還能夠給空氣加濕,提高空氣質量。霧化系統根據霧化設備噴嘴的不同可分為冷霧系統、微霧系統和霧森系統三大類。冷霧系統和微霧系統能夠形成水霧的效果,霧森系統則能夠形成跟隨人的移動而漂移的氣態霧。吉林垂直綠化設計垂直綠化實際上有兩種,一種是墻壁整體都是綠植,另一種是只占用墻壁的一部分。
栽植無吸盤的綠化材料,應予牽引和固定。固定可按下列方法:植株枝條應根據長勢分散固定;固定點的設置,可根據植物枝條的長度、硬度而定;墻面貼植應剪去內向、外向的枝條,保存可填補空檔的枝葉,按主干、主枝、小枝的順序進行固定,固定好后應修剪平整。養護管理:澆水栽植后應及時澆水。生長期應松土保墑,保持土壤持水量65~70%。每年冬季應施一次有機肥。新栽苗在栽植后兩年內宜根據生長勢進行追肥。生長較差、恢復較慢的新栽苗或要促使快長的植物可用生長素或根外追肥等措施。
垂直綠化材料宜靠近建筑物和構筑物的基部栽植。栽植工序應緊密銜接,做到隨挖、隨運、隨種、隨灌,裸根苗不得長時間曝曬和長時間脫水。栽植穴大小應根據苗木的規格而定,宜為長(20-35)X寬(20-35)X深(30-40)cm。苗木擺放立面應將較多的分枝均勻地與墻面平行放置。苗木栽植的深度應以覆土至根頸為準,根際周圍應夯實。苗木栽好后隨即澆水,次日再復水一次,兩次水均應澆透。第二次澆水后應進行根際培土,做到土面平整、疏松。藤本植物的栽植間距應根據苗木品種、大小及要求見效的時間長短而定,宜為40-50cm。墻面貼植,栽植間距宜為80一100cm。垂直綠化栽植后當年的生長季節應進行理藤、造型,以逐步達到滿鋪的效果。
在國外一些發達國家,流行利用植物來“砌墻”,也就是垂直綠化。在美國一些別墅里還用植物墻把房間隔開。在巴西有一種“綠草墻”,它是采用空心磚砌成的,磚里面填了土壤和草籽,草長起來就成為了綠色的墻壁,不但美化環境,還能起到減少噪聲、凈化空氣和隔熱降溫等作用。在日本,栽植了草坪、花卉或灌木等的裝置系統被安裝在了圍墻、護欄、坡壁、垂直的各種廣告支架等上面,使混凝土變成了綠色森林;還有一種觀賞墻壁上面的園林植物、栽培基質和固定裝置形成一個完整的板塊,這種綠色墻既可用于室外又可用于室內。長達150米、高12米以上的“生命之墻”匯集了全新的垂直綠化技術于一堂,其美麗的景觀令人賞心悅目。在我國,垂直綠化技術的相關研究正在逐步開展,新的垂直綠化技術也不斷涌現。垂直綠化可以凈化空氣吸收二氧化碳和車輛尾氣,增加氧氣含量。吉林垂直綠化設計
垂直綠化墻面可用攀緣蔓生植物來覆蓋。大連五葉地錦垂直綠化背景
垂直綠化是生態景觀在城市中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但室內公共空間的垂直綠化相比室外有著諸多的不同,將植物由室外搬進室內,考慮的不光是植物的選擇和存活問題,更多的是考慮植物墻與室內空間各方面因素的協調搭配,如何將垂直綠化設計與整個空間設計相契合。通過對室內垂直綠化應注意的問題與應用思路展開探討,解決室內垂直綠化問題提供方法與思路。垂直綠化在室內設計應用中需注意的問題注意室內光照由于室內和室外的光照條件不同,導致了室內垂直綠化的植物配置相比室外也不盡相同。大連五葉地錦垂直綠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