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R:MBR工藝是整個垃圾滲濾液處理系統的主要,是脫除垃圾滲濾液中有機物的主體之一。目前常見的MBR膜組件主要有板式膜組件和中空纖維膜組件,兩種MBR組件各有優缺點,板式MBR膜組件較中空纖維膜組件具有跨膜壓差低、污泥濃度較高、預處理要求較低、維護清洗頻率較低、無需反洗、操作相對簡單等優點;中空纖維MBR膜組件則具有裝填密度相對較高,膜池占地面積較小,膜組件設備投資較低等優點。垃圾滲濾液有機物濃度較高,在相同的污泥負荷情況下,MBR膜池內活性污泥濃度越高,也就意味著其處理有機物能力越強。超聲輔助芬頓氧化法強化了難降解有機物的分解效果。江蘇填料垃圾滲濾液處理工作原理
“預處理+厭氧+MBR+NF+RO”工藝流程,垃圾強制分類后,濕垃圾被分出來單獨處理,由于濕垃圾沼液中油脂和SS含量較高,預處理需要進行除油和懸浮物。深度處理工藝在“隔油+氣浮+生化”的基礎上,可選擇臭氧等氧化處理工藝,進一步去除廢水中的COD,達到排放標準。在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的背景下,高效低碳的處理技術和工藝是未來垃圾滲濾液領域發展的重點。隨著《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的修訂,未來填埋場產生的濃縮液必須徹底解決,從源頭上避免或減少濃縮液的產生是未來發展的趨勢。黑龍江滲濾液處理解決方案滲濾液直接排放會嚴重污染土壤和水體環境。
垃圾滲濾液處理技術是針對垃圾填埋場垃圾滲濾液的特性的技術,是用于環境保護領域的技術。技術來源:(1)垃圾填埋場---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進入填埋場的雨雪水及其他水分,扣除垃圾、覆土層的飽和持水量,并經歷垃圾層和覆土層而形成的一種高濃度廢水;(2)垃圾焚燒發電廠 --國內生活垃圾的典型特點是廚余物含量高、含水率高、有機物含量高,混合收集,相對熱值較低。因此,國內生活垃圾焚燒廠設計中,垃圾坑的儲存容量為3-7天的垃圾處理量;即垃圾在垃圾坑中儲存經過3-7天的發酵熟化,以達到將垃圾中的水份瀝出--產生了滲濾液。技術特點,成分復雜:含有多種有毒有害的無機物和有機物,COD、BOD、氨氮濃度高,色度大;水質波動大,不同填埋場水質差異很大,即使相同的填埋場,隨季節的變遷和填埋年限的增加而不斷變化;從上分析,滲濾液處理面臨的棘手的問題。生物可降解性隨填埋齡的增加而不斷降低。排放標準的提高。
處理過程通常分為預處理、生物處理和深度處理三個階段:預處理?:目的是去除滲濾液中的大顆粒懸浮物、油脂和重金屬等,為后續的生物處理創造良好條件。預處理工藝包括格柵過濾、沉砂池沉淀、油脂分離和調節池等步驟。生物處理?:這是滲濾液處理的主要環節,利用微生物的代謝作用去除滲濾液中的有機物和氨氮等污染物。常用的生物處理方法有活性污泥法、厭氧處理法和生物膜法等。深度處理?:旨在進一步去除滲濾液中的難降解有機物、重金屬和微生物等,使出水達到排放標準。深度處理方法包括混凝沉淀、吸附、膜分離和高級氧化等。滲濾液處理在油漆涂料行業的應用。
E. Turro 等對影響垃圾滲濾液電解氧化處理的因素進行了研究,以Ti/IrO2-RuO2為電極,HClO4 為電解質,結果表明: 反應時間、反應溫度、電流密度和pH 是影響處理效果的主要因素,在溫度為80 ℃、電流密度為0.032 A/cm2、pH= 3 的條件下反應4 h,COD 由2 960 mg/L 降至294 mg/L,TOC 由1 150 mg/L 降至402 mg/L,色度去除率可達100%。電化學法流程簡單、可控性強、占地面積小,處理過程中不產生二次污染,缺點是消耗電能,處理成本較高,目前大多處于實驗室研究規模。膜組件選型需綜合考慮滲濾液成分與處理規模。廣東滲濾液處理設備供應
滲濾液處理在皮革行業的應用。江蘇填料垃圾滲濾液處理工作原理
工藝比較選擇:城市垃圾填埋場滲濾液的處理一直是填埋場設計、運行和管理中非常棘手的問題。滲濾液是液體在填埋場重力流動的產物,主要來源于降水和垃圾本身的內含水。由于液體在流動過程中有許多因素可能影響到滲濾液的性質,包括物理因素、化學因素以及生物因素等,所以滲濾液的性質在一個相當大的范圍內變動。一般來說,其pH值在4~9之間,COD在2000~62000mg/L的范圍內,BOD5從60~45000mg/L,重金屬濃度和市政污水中重金屬的濃度基本一致。城市垃圾填埋場滲濾液是一種成分復雜的高濃度有機廢水,若不加處理而直接排入環境,會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以保護環境為目的,對滲濾液進行處理是必不可少的。江蘇填料垃圾滲濾液處理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