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性:信息不泄露給非授權用戶、實體或過程,或供其利用的特性。保密性是指網絡中的信息不被非授權實體(包括用戶和進程等)獲取與使用。這些信息不僅包括國家的機密,也包括企業和社會團體的商業機密和工作機密,還包括個人信息。人們在應用網絡時很自然地要求網絡能提供保密性的服務,而被保密的信息既包括在網絡中傳輸的信息,也包括存儲在計算機系統中的信息。就像電話可以被偷聽一樣,網絡傳輸信息也可以被偷聽,解決的辦法就是對傳輸信息進行加密處理。存儲信息的機密性主要通過訪問控制來實現,不同用戶對不同數據擁有不同的權限。網絡設備生命周期管理系統跟蹤資產狀態,及時安排淘汰更新。太原企業網絡安全法律法規
計算機網絡安全方面臨哪些威脅?威脅主要分為兩大類:一是對網絡中信息的威脅,二是對網絡中設備的威脅。從人的因素考慮,影響網絡安全的因素包括人為的無意失誤、人為的惡意攻擊(主動攻擊和被動攻擊)以及網絡軟件的漏洞和“后門”。網絡攻擊和防御分別包括哪些內容?網絡攻擊:包括網絡掃描、偷聽、入侵、后門、隱身等。網絡防御:包括操作系統安全配置、加密技術、防火墻技術、入侵檢測技術等。網絡安全的層次體系是怎樣的?網絡安全可以分為四個層次:物理安全、邏輯安全、操作系統安全和聯網安全。鄭州信息網絡安全技術網絡準入控制設備限制非法設備接入企業網絡。
這些不能做:①不得危害網絡安全,不得利用網絡從事危害國家的安全、榮譽和利益,煽動分裂國家、破壞國家統一,宣揚極端主義,宣揚民族仇恨、民族歧視,傳播不良信息,編造、傳播虛假信息擾亂經濟秩序和社會秩序,以及侵害他人名譽、隱私、知識產權和其他合法權益等活動。②不得竊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獲取個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③發送的電子信息、提供的應用軟件,不得設置惡意程序,不得含有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發布或者傳輸的信息。
網絡安全既指計算機網絡安全,又指計算機通信網絡安全。安全的基本含義:客觀上不存在威脅,主觀上不存在恐懼。即客體不擔心其正常狀態受到影響。可以把網絡安全定義為:一個網絡系統不受任何威脅與侵害,能正常地實現資源共享功能。要使網絡能正常地實現資源共享功能,首先要保證網絡的硬件、軟件能正常運行,然后要保證數據信息交換的安全。從前面兩節可以看到,由于資源共享的濫用,導致了網絡的安全問題。因此網絡安全的技術途徑就是要實行有限制的共享。安全設備的物理安全同樣重要,防止設備被盜或損壞。
技術支配力量加重:在所有的領域,新的技術不斷超越先前的較新技術。便攜式電腦和有上網功能的手機使用戶一周7天、一天24小時都可收發郵件,瀏覽網頁。對信息戰與運作的影響:技術支配力量不斷加強是網絡戰的根本基礎。復雜且常是精微的技術增加了全世界的財富,提高了全球的效率。然而,它同時也使世界變得相對脆弱,因為,在意外情況使計算機的控制與監視陷于混亂時,維持行業和支持系統的運轉就非常困難,而發生這種混亂的可能性在迅速增加。根據未來派學者約瑟夫·科茨的觀點,“一個常被忽視的情況是犯罪組織對信息技術的使用。”時在2015年,有人通過電子手段消除了得克薩斯州或內布拉斯加州一家中型銀行的所有記錄,然后悄悄訪問了幾家大型金融服務機構的網站,并發布一條簡單的信息:“那是我們干的——你可能是下一個目標。我們的愿望是保護你們。”內容過濾設備屏蔽不良信息,營造健康網絡環境。鄭州信息網絡安全技術
光模塊選擇需匹配交換機端口速率,如10G SFP+或25G SFP28。太原企業網絡安全法律法規
對信息戰和運作的影響:這是使信息戰和運作具有其重要性的關鍵的兩三個趨勢之一。破壞或許并不明目張膽,或者易于發現。由于生產系統對客戶的直接輸入日益開放,這就有可能修改電腦控制的機床的程序,以生產略微不合規格的產品——甚至自行修改規格,這樣,產品的差異就永遠不會受到注意。如果作這類篡改時有足夠的想像力,并且謹慎地選準目標,則可以想象這些產品會順利通過檢查,但肯定通不過戰場檢驗,從而帶來不可設想的后果。太原企業網絡安全法律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