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甲胺應急處理原則(1)患者應迅速移離現場,換去被污染的衣物,并應立即用大量清水徹底沖洗受污染的眼及皮膚,沖洗時間至少10 min。(2)臥床休息,密切觀察48 h,發現病情變化,應早給予相應處理。(3)保持呼吸道通暢。可給予霧化吸入支氣管解痙劑、去泡劑(如10%二甲硅油)等。必要時作氣管切開。注意**引流,鼓勵患者咯出壞死黏膜組織。(4)合理氧療。吸入氧濃度不宜>60%,伴有急性二氧化碳潴留時,在積極改善通氣的同時,調節給氧濃度,使血氧飽和度(SaO?2)>90%;若需吸入高濃度氧,可給予呼氣末正壓通氣(PEEP),PEEP壓力應<0.49 kPa(5 cmH?2O)為宜。(5)早期、足量、短程給予腎上腺糖皮質。(6)病程早期應嚴格限制補液量及輸液速度,注意糾正酸、堿中毒及電解質紊亂。(7)積極防治并發癥。(9)加強眼、皮膚灼傷的專科護理一甲胺的危害性對眼和皮膚有強烈刺激和腐蝕性,可致嚴重灼傷。口服溶液可致口、咽、食道灼傷。瀘州無水一甲胺
一甲胺應急醫療診斷要點1.吸入中毒(1)有明確的一甲胺氣體吸入史。大面積皮膚灼傷,也可伴有一甲胺吸收。(2)潛伏期:可于數分鐘內出現中毒癥狀。(3)眼、上呼吸道刺激及灼傷:可有流淚、畏光、眼痛、流涕、嗆咳、咳痰、咽痛、聲嘶、胸悶、胸部緊束感等。檢查可見咽充血、懸雍垂水腫、眼瞼痙攣、腫脹、結膜充血水腫及角膜上皮受損或潰瘍等。極高濃度吸入時可引起聲門痙攣、喉頭水腫,甚至窒息死亡。(4)呼吸系統損害:嗆咳、咳痰為始發癥狀,并可有胸悶、氣急、煩躁不安及呼吸困難等。重者出現喉頭水腫、肺水腫,甚至ARDS等。(5)可并發氣胸、肺不張、縱隔氣腫及皮下氣腫、猝死等。(6)實驗室檢查:①胸部X線可顯示急性***、支氣管周圍炎、肺炎、間質性肺水腫、肺泡性肺水腫等征象。②血氣分析顯示低氧血癥。白銀一甲胺氣體一甲胺的其他防護: 工作現場禁止吸煙、進食和飲水。工作完畢,淋浴更衣。
一甲胺的危險應急處理原則(1)患者應迅速移離現場,換去被污染的衣物,并應立即用大量清水徹底沖洗受污染的眼及皮膚,沖洗時間至少10 min。(2)臥床休息,密切觀察48 h,發現病情變化,應早給予相應處理。(3)合理氧療。吸入氧濃度不宜>60%,伴有急性二氧化碳潴留時,在積極改善通氣的同時,調節給氧濃度,使血氧飽和度(SaO?2)>90%;若需吸入高濃度氧,可給予呼氣末正壓通氣(PEEP),PEEP壓力應<0.49 kPa(5 cmH?2O)為宜。
一甲胺的侵入途徑編輯可經皮膚、眼、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徑侵入機體。危險性編輯與空氣混合能形成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若遇高熱,容器內壓增大,有開裂和的危險。燃燒(分解)產物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氮。水溶液是一種強堿,與酸劇烈反應,并對鉛、鋅和銅有腐蝕性。與汞反應生成對沖擊敏感的化合物。并與強氧化劑發生反應。水溶液也是高度易燃物。一甲胺的毒理性6.3誘變性:未見誘變性研究報告。6.4致*性:無致作用。6.5致畸性:未見報道。6.6體內轉歸:侵入體內一甲胺能被甲基化形成二甲胺,直接自尿中排出,排出率高達91.5%,無明顯蓄積作用。一甲胺的處理方式:將殘余氣或漏出氣用排風機送至水洗塔或與塔相連的通風櫥內。
一甲胺急性中毒常伴有皮膚灼傷,且發生率甚高。一般呈Ⅰ°~Ⅱ°灼傷,少數為Ⅱ°灼傷。曾有報道,一例一甲胺導致皮膚灼傷面積達20%的患者,入院時癥狀并不嚴重。皮膚灼傷創面未及時清洗,36h后呼吸困難加重,兩肺布滿濕啰音,出現低氧血癥,經搶救無效死亡。提示對有較大面積皮膚灼傷病人,應警惕一甲胺可經皮膚吸收加重全身中毒。實驗室檢查:①胸部X線可顯示急性***、支氣管周圍炎、肺炎、間質性肺水腫、肺泡性肺水腫等征象。②血氣分析顯示低氧血癥。一甲胺的健康危害本品具有強烈刺激性和腐蝕性。;極高濃度吸入引起聲門痙攣、可致呼吸道灼傷。定西生產一甲胺
一甲胺的身體防護:穿防靜電工作服,不要有金屬。瀘州無水一甲胺
一甲胺的應急醫療診斷要點:2.皮膚灼傷一甲胺急性中毒常伴有皮膚灼傷,且發生率甚高。一般呈Ⅰ°~Ⅱ°灼傷,少數為Ⅱ°灼傷。曾有報道,一例一甲胺導致皮膚灼傷面積達20%的患者,入院時癥狀并不嚴重。皮膚灼傷創面未及時清洗,36h后呼吸困難加重,兩肺布滿濕啰音,出現低氧血癥,經搶救無效死亡。提示對有較大面積皮膚灼傷病人,應警惕一甲胺可經皮膚吸收加重全身中毒。實驗室檢查:①胸部X線可顯示急性支氣管周圍炎、肺炎、間質性肺水腫、肺泡性肺水腫等征象。②血氣分析顯示低氧血癥。瀘州無水一甲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