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桿菌又稱大腸埃希菌,革蘭氏陰性短桿菌,隸屬腸桿菌科,大小2.0-6.0um。有鞭毛,能運動,有菌毛,無芽孢,為需氧或兼性厭氧菌。大腸埃希菌抗原主要有O(菌體抗原)、K(表面抗原)、H抗原三種。大腸埃希菌為人類腸道內的正常菌群,正常情況下對人體不致病,當宿主抵抗力降低或細菌入侵腸外部位時,可成為條件致病菌而引起傳染,如尿路傳染、菌血癥、敗血癥、傷口傳染、肺炎、腹膜炎、闌尾炎、膽囊炎和腦膜炎等。大腸埃希菌某些血清型可致胃腸炎,與食入污染的食品和飲水有關,為腸外來源致腸內傳染。菌株研究的科學探索和技術應用也將為人類社會帶來更多的創新和發展機遇。毒青霉菌株
致病性大腸埃希菌有下列五個病原群。(1)腸產毒型大腸埃希菌(ETEC):引起霍亂樣腸毒腹瀉(水樣瀉)(2)腸致病型大腸埃希菌(EPEC):主要引起嬰兒腹瀉。(3)腸侵襲型大腸埃希菌(EIEC):可侵入結腸黏膜上皮,引起志賀樣腹瀉(能產生粘液膿血便)。(4)腸出血型大腸埃希菌(EHEC):又稱產志賀樣毒(VT)大腸埃希菌(SLTEC或UTEC),其中O157:H7可引起出血性大腸炎和溶血性尿毒綜合征(HUS)。臨床特征為嚴重的痙攣,反復出血性腹瀉,伴發熱、嘔吐等。嚴重者可發展為急性腎衰竭。(5)腸粘附(集聚)型大腸埃希菌(EAggEC):也是新近報道的一種能引起腹瀉的大腸埃希菌德昌考克氏菌菌種菌株研究的未來方向包括基因編輯、合成生物學、多組學等方面的探索和應用。
致病性大腸桿菌通過污染飲水、食品、娛樂水體、密切接觸引起疾病暴發流行,其中食物傳播為主要的傳播途徑。有人對美國自1982年起發生的100多起 O157H7爆發流行的傳染途徑進行統計,發現食源性的占71%(52%為牛肉制品,大部分與快餐店中的漢堡包有關;14%為水果、蔬菜;5%來源于未知食品)、16%為人與人接觸傳染、12%為水源性傳染。易感因素:1、新生兒及<1歲嬰兒是高發患兒,與其特異性及非特異性免疫功能低下相關,且易并發化膿性腦膜炎、泌尿系傳染。2、基礎疾?。簮盒约膊?,尤其是白血病患兒,長期用藥抗細菌藥物增加了大腸埃希菌等條件致病菌的傳染幾率。3、侵襲性操作:各種導管留置損傷黏膜屏障導致傳染,對留置導管患兒發生不明原因發熱,需警惕血流傳染。
根據致病性的不同,致瀉性大腸埃希菌被分為產腸毒性大腸埃希菌、腸道侵襲性大腸埃希菌、腸道致病性大腸埃希菌、腸集聚性黏附性大腸埃希菌和腸出血性大腸埃希菌5種。部分埃希菌菌株與嬰兒腹瀉有關,并可引起成人腹瀉或食物中毒的暴發。腸出血性大腸埃希菌O157:H7是導致1996年日本食物中毒暴發的罪魁禍首,它是出血性大腸埃希菌中的致病性血清型,主要侵犯小腸遠端和結腸。常見中毒食品為各類熟肉制品、冷葷、牛肉、生牛奶,其次為蛋及蛋制品、乳酪及蔬菜、水果、飲料等食品。中毒原因主要是受污染的食品食用前未經徹底加熱。中毒多發生在3、9月。菌株在人類文明史上具有重要的歷史和文化價值。
霉菌菌落的特點:A、形態較大,質地疏松,外觀干燥,不透明,呈現或松或緊的形狀。B、菌落和培養基間的連接緊密,不易挑取,菌落正面與反面的顏色、構造,以及邊緣與中心的顏色、構造常不一致。C、霉菌的菌絲有營養菌絲和氣生菌絲的分化,而氣生菌絲沒有毛細管水,故它們的菌落必然與細菌或酵母菌的不同,較接近放線菌。霉菌的菌絲。構成霉菌營養體的基本單位是菌絲。菌絲是一種管狀的細絲,把它放在顯微鏡下觀察,很像一根透明膠管,它的直徑一般為3~10微米,比細菌和放線菌的細胞約粗幾倍到幾十倍。菌絲可伸長并產生分枝,許多分枝的菌絲相互交織在一起,就叫菌絲體。檢測和鑒別菌株是保障生物安全的重要一環,需要采用敏感、穩定的檢測技術。嗜皂假單胞菌
近年來,菌株的遺傳改造已成為一個研究熱點,可用于開發新藥等。毒青霉菌株
醫治:1、大腸桿菌為機會致病菌,患者多有基礎疾病,抗傳染醫治同時積極醫治原發病。對侵入性醫療器械引起的傳染,盡早移除,如導尿管。2、抗傳染醫治是大腸桿菌腸道外傳染主要醫治措施:經驗選用酶抑制劑復合制劑,如頭孢哌酮舒巴坦或哌拉西林舒巴坦,并可聯合阿米卡星,重癥傳染可考慮美羅培南和亞胺培南等碳青霉烯類生素。對產ESBL菌株傳染引起的尿路傳染,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療效較好。3、外科手術醫治:如硬膜下積膿許手術引流膿液,慢性骨髓炎需手術去除傳染灶。毒青霉菌株
上海瑞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組建于2012-11-29,將通過提供以培養基,菌種,標準品,酶等服務于于一體的組合服務。瑞楚生物經營業績遍布國內諸多地區地區,業務布局涵蓋培養基,菌種,標準品,酶等板塊。我們在發展業務的同時,進一步推動了品牌價值完善。隨著業務能力的增長,以及品牌價值的提升,也逐漸形成化工綜合一體化能力。公司坐落于寶安公路4997號2號樓5樓,業務覆蓋于全國多個省市和地區。持續多年業務創收,進一步為當地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做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