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換RIP為什么要換掉那還沒有壞的RIP?很多公司的做法是先引進CTP,而后逐步添加或更新設備,以增加從CTP獲取的價值。RIP是邁向PDF的一個好方式,可以使生產速度更快、效率更高,能避免很多問題。RIP也是實現調頻網印刷的解決方案。如果報社印刷企業除出報外還有興趣做商業印刷,采用調頻網與更好的工作流程是非常重要的。為了保險起見,報社應該考慮擁有多臺RIP。因為有了備份的RIP,就可以平衡生產。也許RIP并不是報社較早需要更換的,但如果換一臺好RIP,的確能加快投資回收的速度。分發:將印刷好的雜志進行包裝和分發,送到訂閱者手中或銷售渠道。金山區質量書刊雜志印刷服務熱線數字印刷:適合小批量或個...
印刷:將油墨轉移到紙張上。這個過程需要控制油墨的濃度、印刷壓力和速度,以確保印刷質量。后處理:印刷完成后,可能需要進行裁切、裝訂、覆膜等后處理工序,以提升成品的質量和耐用性。質量檢查:在整個印刷過程中,需要進行質量檢查,確保每一批次的印刷品都符合標準。包裝與配送:***,將印刷好的書刊雜志進行包裝,并安排配送到客戶或銷售渠道。在選擇印刷服務時,考慮因素包括印刷數量、預算、交貨時間和所需的印刷質量等等。常用的印刷過程是平版膠印印刷。虹口區定制書刊雜志印刷批量定制工作流程軟件中的版本管理功能可以對許多可變元素進行控制,有助于報社更順暢地出報。工作流程的投資回收點采用CTP可以帶來材料成本的降低及時...
其實,不管使用的是什么流程系統,首先應選擇適合報紙的拼版軟件。該軟件接受由排版系統傳送來的單個頁面。操作者不用自己拼版,工作流程軟件(如克里奧面向報社印刷廠的PDF工作流程軟件—印易通Synapse NewsManager)可以完成此工作。它會一直等全部版面都傳過來后再自動生成整版輸出。頁面準備好后才發排,不會在某個特殊指令下發排。這種自動化的軟件使一切都變得簡單,例如,如果報紙正好一版是黑白報、另一版是彩報,則該軟件會在發排時清楚地將它們區別對待。紙張克重:根據雜志的厚度和用途選擇合適的克重。普陀區定量書刊雜志印刷價格④掃描分辨率的設置報紙印刷一般情況下掃描分辨率應為掛網線數的1.5~2.0...
圖13-2 在中國排印的***本書《日本派赴羅馬之使節》西方近代鉛活字印刷術及機械設備進入中國澳門之后,何以在中國澳門停留二百多年卻沒有向內地轉 移、滲透和推廣? 這在眾多學者看來簡直是個不可思議的問題。究其原因,不外有二:一是 清 朝**對西方諸教進入中國采取了嚴加限制的政策,尤其是十八世紀初發生羅馬教皇與清朝 皇帝在中國傳教能否祀孔祭祖的禮儀問題上發生爭執之后,限制益發嚴厲;二是在中國排印 中文書刊,需制作中文鉛活字,而中國的漢字一字一形,筆畫繁雜而又字數甚多,難以突破 活字制作這一難關。情況與西方雕刻銅版滯留于清廷之內而未推廣完全不同。包括文件處理、制版等。文件需要被蝕刻在鋁制的板子上,...
⒈鉛活字版印刷術的傳入1805年(清嘉慶十年),英國倫敦布道會選派基督教新教傳教士馬禮遜(Robert Morrison,17 82-1834)來中國傳教,1807年9月8日到達廣州。這是西方殖民國家***派遣新教傳教士來華。在中國傳教,急需中文圣經,且宜通曉中文。于是,馬禮遜繼續致力于學習漢語(當時馬 禮遜是歐美通曉漢文漢語的三人之一),仿效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并譯成漢名〃馬禮遜〃 ,開始在廣州秘密雇人刻制中文字模,制作中文鉛活字。馬禮遜的行為既為基督教舊教所忌 恨,又為清朝**所嚴禁,后為官府得知,刻字工人害怕招來災禍,才將所刻字模付之一炬 ,以求滅跡。這使馬禮遜的事業遭受重大損失和挫折。幸...
從這個角度上理解,“讓合作伙伴更有價值”具有現實意義,勢必將成為未來中國數字出版產業發展的重要話題。無論選擇哪一個階段,都應在設備安裝人員到來之前確認印刷企業已經為采用CTP做好準備。第一階段:**簡單的前端CTP系統雖然一些報社已嘗到了用高性能的新RIP的甜頭,但仍有一些報社繼續沿用已有的RIP。**簡單的前端CTP系統一般采用排版軟件手工拼版,然后進行RIP處理,再傳送到Print Console之類的控制器軟件。只要RIP能夠輸出1200dpi的TIFF文件,該系統就是可以滿足CTP需要的基本系統。它實現了印刷工藝全流程的革新,促進了印刷營銷模式的變革。上海品牌書刊雜志印刷費用①印刷油墨...
圖13-2 在中國排印的***本書《日本派赴羅馬之使節》西方近代鉛活字印刷術及機械設備進入中國澳門之后,何以在中國澳門停留二百多年卻沒有向內地轉 移、滲透和推廣? 這在眾多學者看來簡直是個不可思議的問題。究其原因,不外有二:一是 清 朝**對西方諸教進入中國采取了嚴加限制的政策,尤其是十八世紀初發生羅馬教皇與清朝 皇帝在中國傳教能否祀孔祭祖的禮儀問題上發生爭執之后,限制益發嚴厲;二是在中國排印 中文書刊,需制作中文鉛活字,而中國的漢字一字一形,筆畫繁雜而又字數甚多,難以突破 活字制作這一難關。情況與西方雕刻銅版滯留于清廷之內而未推廣完全不同。印刷好的紙張按照正確的順序排好,然后進行裝訂。青浦區...
第四階段:具有版本管理功能的自動化工作流程如果一種報紙有許多不同的版本,排版會變得更加復雜,因此工作流程軟件就應該具備版本管理功能。當一種報紙有兩個以上的版本時,不同版本的報紙可能在某些印版上的元素是相同的,而有些圖文卻只在其中的某一個版面才會出現。比方說一家報紙有兩個不同的版本,左手頁面可能是相同的,而右手頁面是變化的。這種情況下,需要3個文件:內容相同的左手頁文件、***個版本的右手頁文件、第二個版本的右手頁文件。系統知道要用這3個文件出兩套版。當它接到其中的兩個文件后,會自動輸出一套版(還可以在版上做標記,告訴操作者是哪一套版)。當第三個頁面到達時,系統自動生成另一套版。只要兩個相同的頁...
紙型是法國人謝羅于1829年發明的。到1871年,美國人撥力克惠爾(B.B.Blackwell)創用薄 鉛版,墊以木底印刷。紙型的發明應用,使凸版鉛印技術趨于成熟。當時一副紙型可以澆鑄 鉛版十余次。這樣,鉛活字版排好后,一經打成紙型,即可拆版還字,留存紙型待用。紙 型 不僅便于保存,且因其輕便,可以運往遙遠的外地,多地印刷。為書刊、尤其是報紙的印 刷 與發行,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紙型傳入中國的時間,約在光緒中葉。當時日本人在上海開辦 的修文書局,多用紙型澆鑄鉛版印刷。排版:將文字、圖片等內容按照設計要求進行排版,形成印刷版面。金山區定制書刊雜志印刷推薦貨源圖13-2 在中國排印的***本書《日本...
1814年(清嘉慶十九年),馬禮遜重操舊業,繼續用西法制作中文字模和鉛活字。為避免重蹈覆轍,乃派助手米憐(Dr.William Milne)及新收華人教徒蔡高(一云蔡高和梁發),到馬六甲 設立東方文字印刷所,并于1819年(清嘉慶二十四年)排印了***部《新舊約中文圣經》。此乃西方近代鉛活字印刷術較早用于中文的排印。與此同時,英國人馬施曼(Dr.Joshus Marsh man)在印度學習華語,于1815年(嘉慶二十年)在檳榔嶼 張樹棟、張耀昆著《中國印刷史簡編》,百家出版社1991年版。譯印《新舊約圣經》,因托湯姆氏(P.P. Tnoms)在中國澳門鑄刻字模,澆鑄中文鉛字。這是 早期在中國本...
從這個角度上理解,“讓合作伙伴更有價值”具有現實意義,勢必將成為未來中國數字出版產業發展的重要話題。無論選擇哪一個階段,都應在設備安裝人員到來之前確認印刷企業已經為采用CTP做好準備。第一階段:**簡單的前端CTP系統雖然一些報社已嘗到了用高性能的新RIP的甜頭,但仍有一些報社繼續沿用已有的RIP。**簡單的前端CTP系統一般采用排版軟件手工拼版,然后進行RIP處理,再傳送到Print Console之類的控制器軟件。只要RIP能夠輸出1200dpi的TIFF文件,該系統就是可以滿足CTP需要的基本系統。設計與排版:在印刷之前,首先需要進行設計和排版。上海如何書刊雜志印刷供應工藝手法照相銅鋅版...
圖13-2 在中國排印的***本書《日本派赴羅馬之使節》西方近代鉛活字印刷術及機械設備進入中國澳門之后,何以在中國澳門停留二百多年卻沒有向內地轉 移、滲透和推廣? 這在眾多學者看來簡直是個不可思議的問題。究其原因,不外有二:一是 清 朝**對西方諸教進入中國采取了嚴加限制的政策,尤其是十八世紀初發生羅馬教皇與清朝 皇帝在中國傳教能否祀孔祭祖的禮儀問題上發生爭執之后,限制益發嚴厲;二是在中國排印 中文書刊,需制作中文鉛活字,而中國的漢字一字一形,筆畫繁雜而又字數甚多,難以突破 活字制作這一難關。情況與西方雕刻銅版滯留于清廷之內而未推廣完全不同。書刊印刷的技術和設備不斷發展,近年來數字印刷技術的興...
而英人士坦荷(Earl of Sta nbope)則針對活字版之二弊,首先想到用排好的活字版壓制泥型,然后用泥型再澆鑄鉛版的 方法并付諸實用。時在1804年。泥版傳入中國的時間,當在鉛活字印刷術傳入后、刻模鑄字 技術得到初步發展之時。美國設在中國澳門的花華圣經書房、上海的字林西報館、著易堂和申報館等于建立初期,均曾采用泥版復制鉛版進行印刷。缺點泥版澆鑄鉛版之法的比較大弊端,是一經澆鑄鉛版,泥版必碎,即只能一次性使用,無法保存。而鉛版一經損壞,亦無法再行澆鑄。要重印,則需再重新排版。可見,泥版并未克服活字 版之弊,故未能久行。不久即為新發明的紙型所取代。質量檢查:在整個印刷過程中,需要進行質量檢...
2011年,首都新聞出版版權工作將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以機制創新為突破口,不斷深化**,加快資源整合,推進高新技術與出版產業的融合,創新和完善新聞出版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優化**管理模式,提高服務水平,努力開創首都新聞出版和版權工作的新局面。截至2010年11月底,北京地區新聞出版業收入達到466.17億元,同比增長9.45%;資產總額達到935.15億元,同比增長8.74%;利潤總額30.59億元;從業人員11.58萬余人。新聞出版行業收入總額在全市文化創意產業9大領域中排名第四位。書刊雜志印刷的質量直接影響到讀者的閱讀體驗和出版物的市場競爭力。金山區定量書刊雜志印刷私人定做1858年(咸豐八年...
④掃描分辨率的設置報紙印刷一般情況下掃描分辨率應為掛網線數的1.5~2.0倍,即不應高于240lpi。掃描分辨率設置得低,會使圖片的細節、層次減少;而設置得太高,只會增加文件大小,對圖像質量的提高無益。在圖片掃描處理中,還應注意色彩的校正,適當作銳化處理等。膠片質量膠片質量的好壞是影響報紙印刷質量的另一個重要因素,一般彩色分**的實地密度值應在3.50以上,片基的灰霧度(包括多層片基疊加后的)應小于0.15為宜,分**的線性誤差應小于2%。要保證輸出膠片的質量,激光照排機在輸出時的正確設定也很重要,若網點的密度或網點的百分比不正確,則RIP軟件上的軟片特性曲線需重新設定。膠片本身的質量特性,顯...
而銅版則多用來制作帶有濃淡層次的圖 畫,故需在拍攝底片時加上網目版,用網點來反映原圖的濃淡層次。如需制作彩色圖稿, 則 需采用三色照相銅版法,即在拍攝照相陰像底片時,在鏡頭前面(或后面)分次插入紅、綠、 藍三原色濾色鏡,并改變網目角度,拍攝出黃、洋紅、青三種分色底片。再用三張分色底 片分別曬制三塊分色銅版。這三塊分色銅版經過腐蝕、修版之后,即可作為分色印版,逐 版套色印刷。中國的照相制版術,始于上海江南制造局。該局印書處劉某曾于十九世紀末試制照相銅鋅版 ,用以印刷廣方言書館出版的圖書。數字印刷:適合小批量或個性化印刷,靈活性高,但單價較高。徐匯區質量書刊雜志印刷批發明 字 二號字 Small ...
華文排字架的改良和新式鑄字機的傳入中國傳統的活字印刷,曾采用過元朝王禎發明的轉輪排字架和清朝武英殿字柜等設施進行揀 字、排版。到了近代,美華書館姜別利于發明電鍍華文字模之后,又致力于華文排字架的改 良。他首先以美華書館印刷的《新舊約全書》等28本書中使用的漢字為依據,進行漢字使用 頻度之檢測,并根據所獲得的統計資料(在28冊書、4166頁、110萬字之中重見1萬次以上者1 3個 字,重見1千——1萬字者224個字,重見25次以內者3715個字,余者均在重見25-1千次之間) , 將漢字按其使用頻度分成15類,再將這15類漢字歸納、劃分為常用字、備用字和罕用字三大 類,造木制漢文〃元寶式〃活字架...
黃楊版系在黃楊木板上移置圖像,然后按版上圖像進行雕刻,制成印版。此法與中國傳統的 雕版印刷并無實質性區別,未能久行。上述系近代凸版印刷術傳入與發展過程中曾經采用過的三種凸印工藝,雖未久行,但從中 可見當時凸版印刷術傳入與發展的一些片斷和概況。凸版印刷術中**有成效的,除紙型鉛版 之外,當屬照相銅鋅版的傳入和應用。照相銅鋅版是照相術應用于印刷制版之產物。主要包括照相銅版和照相鋅版,習慣上合稱銅鋅版。由法國人稽祿脫(M.Cillot)發明于1855年,十九世紀末傳入中國。以其發明與傳入前 后次序,有單色照相鋅版和銅版,二色、三色、四色彩色照相網目銅版之試制和應用。其中,前者為單色凸版,后者為彩色凸...
**早傳入中國的鉛活字印刷制版設備是手拍鑄字爐。手拍鑄字爐鑄字,效率低且質量差,每 小時*能鑄字數十枚。隨著銅模制造技術的發展和進步,后逐漸改用腳踏鑄字爐和手搖鑄字 爐。腳踏、手搖鑄字爐的鑄字效率雖已增至每小時可出七八百枚,但仍難以適應高速發展著的 社會對活字制作在速度和質量上之需求。直到民國初年,中國開始采用湯姆森自動鑄字機, 情況才有所改觀。這種新型的自動鑄字機,不僅效率已達每小時鑄字一萬五千個,而且鑄出來的活字完好可用 ,無需再做鏟邊、磨身、刨底等加工處理。質量上已遠非手拍、腳踏、手搖鑄字工藝可以比 擬。此后,活字鑄造技術和設備發展迅速,又有萬年式鑄字機和***式鑄字機之使用。其中 ,萬...
黃楊版系在黃楊木板上移置圖像,然后按版上圖像進行雕刻,制成印版。此法與中國傳統的 雕版印刷并無實質性區別,未能久行。上述系近代凸版印刷術傳入與發展過程中曾經采用過的三種凸印工藝,雖未久行,但從中 可見當時凸版印刷術傳入與發展的一些片斷和概況。凸版印刷術中**有成效的,除紙型鉛版 之外,當屬照相銅鋅版的傳入和應用。照相銅鋅版是照相術應用于印刷制版之產物。主要包括照相銅版和照相鋅版,習慣上合稱銅鋅版。由法國人稽祿脫(M.Cillot)發明于1855年,十九世紀末傳入中國。以其發明與傳入前 后次序,有單色照相鋅版和銅版,二色、三色、四色彩色照相網目銅版之試制和應用。其中,前者為單色凸版,后者為彩色凸...
印刷:將油墨轉移到紙張上。這個過程需要控制油墨的濃度、印刷壓力和速度,以確保印刷質量。后處理:印刷完成后,可能需要進行裁切、裝訂、覆膜等后處理工序,以提升成品的質量和耐用性。質量檢查:在整個印刷過程中,需要進行質量檢查,確保每一批次的印刷品都符合標準。包裝與配送:***,將印刷好的書刊雜志進行包裝,并安排配送到客戶或銷售渠道。在選擇印刷服務時,考慮因素包括印刷數量、預算、交貨時間和所需的印刷質量等等。裝訂方式包括騎馬訂、膠裝等,具體取決于書刊雜志的類型和要求。崇明區定制書刊雜志印刷批發從這個角度上理解,“讓合作伙伴更有價值”具有現實意義,勢必將成為未來中國數字出版產業發展的重要話題。無論選擇哪...
紙型是法國人謝羅于1829年發明的。到1871年,美國人撥力克惠爾(B.B.Blackwell)創用薄 鉛版,墊以木底印刷。紙型的發明應用,使凸版鉛印技術趨于成熟。當時一副紙型可以澆鑄 鉛版十余次。這樣,鉛活字版排好后,一經打成紙型,即可拆版還字,留存紙型待用。紙 型 不僅便于保存,且因其輕便,可以運往遙遠的外地,多地印刷。為書刊、尤其是報紙的印 刷 與發行,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紙型傳入中國的時間,約在光緒中葉。當時日本人在上海開辦 的修文書局,多用紙型澆鑄鉛版印刷。校對:對設計好的內容進行仔細校對,確保文字、圖片、版式等無誤。寶山區品牌書刊雜志印刷私人定做2011年,首都新聞出版版權工作將加快...
而英人士坦荷(Earl of Sta nbope)則針對活字版之二弊,首先想到用排好的活字版壓制泥型,然后用泥型再澆鑄鉛版的 方法并付諸實用。時在1804年。泥版傳入中國的時間,當在鉛活字印刷術傳入后、刻模鑄字 技術得到初步發展之時。美國設在中國澳門的花華圣經書房、上海的字林西報館、著易堂和申報館等于建立初期,均曾采用泥版復制鉛版進行印刷。缺點泥版澆鑄鉛版之法的比較大弊端,是一經澆鑄鉛版,泥版必碎,即只能一次性使用,無法保存。而鉛版一經損壞,亦無法再行澆鑄。要重印,則需再重新排版。可見,泥版并未克服活字 版之弊,故未能久行。不久即為新發明的紙型所取代。質量檢查:在整個印刷過程中,需要進行質量檢...
②分色設置(Separation Setup)分色設置不僅控制印刷機上的墨量,而且控制著分色曲線,因此,正確地設定這一參數,對得到合格的印刷顏色至關重要。其中要注意總油墨量、灰成分替代和底色去除、黑墨極限、底色增益的設置。這里就不一一詳述。③掛網線數的設置新聞紙的印刷適性決定了彩色報紙中圖片的掛網線數不可太高,要根據所使用的新聞紙質量來決定,平滑度、白度較高的可稍稍高設,而比較粗糙的新聞紙,就要低設。一般控制在85~120lpi之間進行輸出。另外,網線角度的設置也很重要,通常采用無軸網點時,將主色版選在45;青、品紅和黑版的網線角度應差30,黃版與其它色版的網線角度相差15。書刊雜志的印刷是一...
外國人對中文鉛活字制作的進一步研究西方鉛活字印刷傳入中國,在中國印刷中文書刊,首要的,是數以萬計中文鉛活字的制作問題。1807年馬禮遜在廣州、1815年馬施曼托湯姆氏在中國澳門雇人鐫刻中文字模,首開其端。其后,西方各國紛紛效法。大致情況,概要如下:1827年8月,英國牧師戴爾來到檳榔嶼,開始研制中文鉛活字。1828年到達馬六甲,從事印 刷中文書籍的工作。1833年(道光十三年),《中國文庫》(Chinese Repository)刊載馬禮遜給《中國文庫》編輯 的一封信,信中談到如何經濟地鑄造中文活字的問題,并刊載了戴爾論述金屬活字的長文。戴爾的論述分五部分:***,中文活字的特點;第二,中文金...
①新聞紙 新聞紙是報紙生產中**主要的原材料,GB/T 17934.3-2003中對新聞紙顏色和光澤度作出了規定,詳見該國標。另外,根據GB1910-89規定,新聞紙的主要技術要求有定量(克重)、卷筒紙縱向裂斷長、橫向撕斷度、平滑度、白度、不透明度、塵埃度等,詳見該標準。②油墨 報紙印刷所用的油墨要滿足快凝固、色彩鮮亮等要求。對油墨的質量要求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顏色、著色力、顆粒粗細、流動度、透明度、粘度、光澤、干(燥)性與固著力等。在新頒布的國標GB/T 17934.3-2003中對油墨的顏色特別制定了標準,請參閱。它實現了印刷工藝全流程的革新,促進了印刷營銷模式的變革。青浦區質量書刊雜志印...
**早傳入中國的鉛活字印刷制版設備是手拍鑄字爐。手拍鑄字爐鑄字,效率低且質量差,每 小時*能鑄字數十枚。隨著銅模制造技術的發展和進步,后逐漸改用腳踏鑄字爐和手搖鑄字 爐。腳踏、手搖鑄字爐的鑄字效率雖已增至每小時可出七八百枚,但仍難以適應高速發展著的 社會對活字制作在速度和質量上之需求。直到民國初年,中國開始采用湯姆森自動鑄字機, 情況才有所改觀。這種新型的自動鑄字機,不僅效率已達每小時鑄字一萬五千個,而且鑄出來的活字完好可用 ,無需再做鏟邊、磨身、刨底等加工處理。質量上已遠非手拍、腳踏、手搖鑄字工藝可以比 擬。此后,活字鑄造技術和設備發展迅速,又有萬年式鑄字機和***式鑄字機之使用。其中 ,萬...
第四階段:具有版本管理功能的自動化工作流程如果一種報紙有許多不同的版本,排版會變得更加復雜,因此工作流程軟件就應該具備版本管理功能。當一種報紙有兩個以上的版本時,不同版本的報紙可能在某些印版上的元素是相同的,而有些圖文卻只在其中的某一個版面才會出現。比方說一家報紙有兩個不同的版本,左手頁面可能是相同的,而右手頁面是變化的。這種情況下,需要3個文件:內容相同的左手頁文件、***個版本的右手頁文件、第二個版本的右手頁文件。系統知道要用這3個文件出兩套版。當它接到其中的兩個文件后,會自動輸出一套版(還可以在版上做標記,告訴操作者是哪一套版)。當第三個頁面到達時,系統自動生成另一套版。只要兩個相同的頁...
這里主要介紹生產過程中各工序質量的控制,主要原材料質量和適性對報紙印刷質量的影響,同時也介紹一下標準化、數據化、規范化管理與彩報質量的關系。Photoshop系統參數設置首先,談一談照排工序,該工序除一般的組版準確外,重點有二,一是圖片掃描;二是輸出。以彩色圖片為例,大多數報社采用的是方正或華光彩色照排系統,圖片處理用Photoshop軟件完成,正確地設置Photoshop系統參數,與印刷質量有密切聯系。其中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排版設計:使用專業軟件(如Adobe InDesign)進行頁面布局,確保文字、圖片和圖形的協調。寶山區品牌書刊雜志印刷批發紙型是法國人謝羅于1829年發明的。到187...
書刊雜志的印刷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涉及多個步驟和技術。以下是一些關鍵環節:設計與排版:在印刷之前,首先需要進行設計和排版。這包括選擇字體、顏色、圖像和布局等,以確保**終產品的視覺效果和可讀性。選擇印刷方式:膠印:適合大批量印刷,成本較低,印刷質量高。數字印刷:適合小批量或個性化印刷,靈活性強,生產周期短。絲網印刷:適合特殊材料或效果的印刷,如T恤、海報等。制版:根據選擇的印刷方式,制作印刷版。膠印需要制作印刷版,而數字印刷則直接從電子文件中打印。賦予了印刷技術數字化變革的新動能,是20世紀人類科技進步的重大貢獻之一。浦東新區如何書刊雜志印刷供應明 字 二號字 Small Double P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