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機磨石是用于建筑地面裝飾的新型無機復合材料,由無機膠凝材料與礦物骨料科學配比復合,經攤鋪、打磨、拋光成整體無縫飾面。其基體采用高標號硫鋁酸鹽或硅酸鹽水泥,骨料含3-5級配石英砂和裝飾性礦物顆粒,可用金屬氧化物著色劑定制色彩。性能上,物理性能優,抗壓強度≥50MPa,耐磨轉數≥1500轉;化學穩定性好,耐酸堿、無有機揮發物;功能方面防火等級A1級,適用于地暖。施工采用干法澆筑,基層含水率≤8%,研磨致密化后莫氏硬度6-7級,光澤度85-95GU。與環氧磨石相比,無機磨石耐紫外老化、抗熱沖擊且無VOC排放,適用于醫療、實驗室等潔凈空間。主流產品壽命超25年,維護成本比傳統水磨石降低40%。無機磨...
本文對無機磨石使用壽命與建筑同壽命的機理進行分析,從材料組成、施工工藝及環境適應性三方面展開闡述:材料組成上,無機磨石以硅酸鹽水泥為膠凝基材,搭配石英砂等無機成分,形成化學性質穩定的復合材料體系。其體積收縮率低,熱膨脹系數與混凝土基體高度匹配,避免了因熱應力導致的界面剝離問題。施工工藝上,采用整體澆筑工藝與滲透結晶技術,實現與基層混凝土分子級結合,界面粘結強度高。獨特的伸縮縫處理技術可分散溫度變形,消除應力集中。環境適應性上,經2000小時QUV加速老化試驗,無機磨石表面硬度保持率高、質量損失小。在極端溫變循環中,抗折強度衰減率低,凍融循環測試等級高,能抵御多重破壞。實踐表明,無機磨石通過材料...
本文對無機磨石使用壽命與建筑同壽命的機理進行分析,從材料組成、施工工藝及環境適應性三方面展開闡述:材料組成上,無機磨石以硅酸鹽水泥為膠凝基材,搭配石英砂等無機成分,形成化學性質穩定的復合材料體系。其體積收縮率低,熱膨脹系數與混凝土基體高度匹配,避免了因熱應力導致的界面剝離問題。施工工藝上,采用整體澆筑工藝與滲透結晶技術,實現與基層混凝土分子級結合,界面粘結強度高。獨特的伸縮縫處理技術可分散溫度變形,消除應力集中。環境適應性上,經2000小時QUV加速老化試驗,無機磨石表面硬度保持率高、質量損失小。在極端溫變循環中,抗折強度衰減率低,凍融循環測試等級高,能抵御多重破壞。實踐表明,無機磨石通過材料...
本文對《無機磨石建筑材料》(JC/T2327-2015)行業標準技術要點進行解析:1.**材料構成**:膠凝材料采用強度等級≥42.5的硅酸鹽或特種水泥,骨料粒徑0.15-8mm,裝飾性骨料占比不超40%,添加劑符合GB8076,摻量不超膠凝材料總質量5%。2.**物理性能**:28d抗壓強度≥50MPa,抗折強度≥7MPa,耐磨度≥0.6g/cm2,干態防滑系數≥0.6,耐10%酸堿溶液浸泡7d表面無剝落。3.**質量控制**:出廠檢驗含外觀、尺寸偏差、抗壓強度;型式檢驗涵蓋全指標。抽樣用GB/T2828.1正常檢驗一次方案,AQL為4.0。4.**施工規范**:環境溫度5-35℃,基層含水...
高溫無氣體釋放;環氧磨石以環氧樹脂為粘合劑,防火等級通常為B1級,遇明火可能碳化分解,釋放有害物質,需加阻燃劑但仍不如無機磨石。性方面,無機磨石原材料為天然礦物,VOC含量趨近零,施工和使用無物釋放;環氧磨石含環氧樹脂與胺類固化劑,施工釋放有害物質,需長時間養護,長期使用受紫外線照射可能釋放微量有機物。使用壽命上,無機磨石抗壓強度高、莫氏硬度大、耐磨性好、耐候性強,正常使用可達25年以上且無黃變風險;環氧磨石抗壓和硬度相對較低,表面易劃傷、易黃變,壽命約8-12年,高人流區域需定期翻新。總體而言,無機磨石適用于高標準場景,環氧磨石適合短期商業或低負荷區域,選擇時要綜合考慮項目成本與功能需求。性...
無機磨石拋光技術是機械研磨與化學作用結合的精細化表面處理工藝,流程分粗磨、精磨、拋光,旨在實現基材高平整度與光潔度。技術原理為:粗磨用50-200目金剛石磨片消除宏觀缺陷;精磨換400-800目樹脂磨盤控制表面粗糙度;拋光用2000目以上拋光墊與納米級氧化鈰磨料形成類鏡面反射層。標準操作流程包括預處理,確保基面含水率≤8%并松散顆粒;粗磨用行星式研磨機交叉研磨3遍,磨片目數遞增;精磨用偏心振動磨機以8字路徑研磨,提目數需除塵;拋光用低速拋光機配合堿性拋光液分區作業。質量控制要點有:設備管理確保磨盤平整度偏差<并校準水平軸;控制工藝參數,研磨壓力-,超50℃啟動冷卻;精磨后檢測劃痕密度,超標返工...
可持續發展角度,無機磨石骨料利用率達95%,碳排放低,廢料可再生;瓷磚生產能耗高。應用適配建議,高整體性、耐久性要求場景優先選無機磨石;住宅精裝、預算受限改造工程適用瓷磚。建議結合項目周期、運維預算及功能需求綜合決策,在碳中和背景下,無機磨石材料循環利用率優勢明顯。無機磨石與水磨石是兩種主流地坪材料,性能差異明顯,應結合應用場景針對性選擇。從原材料與結構看,無機磨石以水泥基膠凝材料為主體,抗壓強度高、耐高溫;水磨石用樹脂基粘結劑,韌性優但耐溫性差。在物理性能方面,無機磨石耐磨、抗沖擊性強,適用于高荷載場景;水磨石表面平整度好,可呈鏡面效果,更適合中低強度環境。化學穩定性與性上,無機磨石耐酸堿腐...
高溫無氣體釋放;環氧磨石以環氧樹脂為粘合劑,防火等級通常為B1級,遇明火可能碳化分解,釋放有害物質,需加阻燃劑但仍不如無機磨石。性方面,無機磨石原材料為天然礦物,VOC含量趨近零,施工和使用無物釋放;環氧磨石含環氧樹脂與胺類固化劑,施工釋放有害物質,需長時間養護,長期使用受紫外線照射可能釋放微量有機物。使用壽命上,無機磨石抗壓強度高、莫氏硬度大、耐磨性好、耐候性強,正常使用可達25年以上且無黃變風險;環氧磨石抗壓和硬度相對較低,表面易劃傷、易黃變,壽命約8-12年,高人流區域需定期翻新。總體而言,無機磨石適用于高標準場景,環氧磨石適合短期商業或低負荷區域,選擇時要綜合考慮項目成本與功能需求。性...
三是施工工藝與全周期成本上,現場澆筑對施工精度要求高,但使用壽命超30年,全生命周期成本優于天然石材,日常維護簡單、運維成本可控。無機磨石兼具“功能+美學”價值,特性契合綠色建筑趨勢,建議方案階段結合多方面因素系統規劃以發揮綜合效益。無機磨石是地鐵站地面裝飾主流材料,其特性從三方面體現:一是材料特性,由特種水泥基材、改性聚合物、精選骨料及礦物顏料構成,28d抗壓強度、耐磨轉數、摩擦系數等均滿足城市軌道交通車站服務設施技術標準。二是工藝優勢,采用分層澆筑工藝分散荷載,施工時嚴格控制水灰比,用行星式攪拌機確保材料均質性,機械化研磨形成致密層,配合滲透型密封劑處理使成品達A1級防火標準。三是運維管理...
無機磨石包工包料價格受多因素影響,需結合材料、工藝及施工條件綜合評估。材料成本方面,普通型(C30-C40標號)包工包料約80-150元/㎡,高端定制型(特種骨料、金屬骨料)達200-400元/㎡,進口樹脂改性材料單價上浮20%-30%。人工費用上,常規平層施工約50-100元/㎡,復雜造型或超薄施工增加15%-30%費用,大面積工程(>500㎡)單價下浮5%-10%。工藝復雜度影響,基層要求不達標需增加找平層費用,三層澆筑體系成本比單層高20%-40%,特殊紋理增加打磨工序耗時,厚度增加也會提升成本。附加費用包含運輸費、耗材及養護成本等。市場波動因素中,2023年水泥、環氧樹脂價格有...
材料構成上,天然石材是地質作用形成的變質巖或火成巖,具有穩定晶體結構;無機磨石主要由無機膠凝材料與骨料混合澆筑而成,石材成分作輔助骨料,主體是人工合成的膠凝基質。生產工藝方面,天然石材經物理加工,保留巖體原有物理特性;無機磨石采用澆筑成型工藝,技術指標可精確控制,可設計性遠超天然石材。性能指標上,無機磨石在耐磨性和抗滲性方面優于多數天然石材,熱膨脹系數與水泥基材接近,斷裂韌性介于天然石材與混凝土之間,呈現復合材料特征。應用場景中,無機磨石能模仿石材紋理,但無縫拼接和可修復性與天然石材不同。行業標準也將其歸為建筑裝飾板材。按照ASTMC119標準,應將無機磨石歸類為人造無機復合材料。想選性價比出...
本文圍繞無機磨石技術規范解析及施工應用展開。其技術規范涵蓋材料性能、施工工藝及質量驗收三大體系,需遵循GB/T23451-2020標準。材料由硅酸鹽水泥基復合材料構成,42.5級及以上普通硅酸鹽水泥占比不低于35%,骨料粒徑0.6-12mm,莫氏硬度>6級,有抗壓強度、耐磨度等關鍵參數要求。施工工藝方面,基層處理要使混凝土基層含水率≤6%、抗拉強度≥1.5MPa并拋丸至Sa2.5級,界面用環氧底涂,攤鋪分層厚度不超10mm/層、水灰比0.28-0.32,研磨分初磨和精磨。質量驗收外觀要求表面無>0.2mm裂紋、色差ΔE≤2.0、平整度偏差≤2mm/2m,物理性能需滿足抗折強度等多項指標。應用范...
本文從技術經濟性角度對無機磨石(450元/㎡)與環氧磨石(800元/㎡)進行對比分析。原材料與工藝成本上,無機磨石以水泥基材料為主,成本低,施工周期7-10天,人工占比約35%;環氧磨石以環氧樹脂為主,樹脂單價高,施工需精細控制固化時間,周期10-15天,技術工人成本占比達45%。性能指標方面,環氧磨石抗壓強度、耐磨性、耐化性、使用壽命等均優于無機磨石,不過無機磨石VOC零排放。應用場景上,環氧磨石適用于商業綜合體、醫/電子車間等,造價含20%設計附加費;無機磨石推薦用于醫院、等公共項目,定制圖案需加價15-30%。全生命周期成本上,以1000㎡工程20年測算,環氧磨石(104萬)低于無機磨石...
法萊利磐如石?無機磨石是高性能建筑飾面材料,防火性能達國際公認A1級標準,為建筑防火安全提供可靠保障。它依據GB8624-2012檢測認證,屬不燃材料比較高等級,滿足高安全要求場所需求。技術上,無機磨石采用無機膠凝體系,杜絕有機材料可燃風險。燃燒試驗顯示,其在明火下無火焰蔓延、無持續燃燒,燃燒熱值低,煙氣毒性等級達AQ1級,能有效延緩火勢,為人員疏散爭取時間。應用場景方面,A1級防火性能使其成為公共建筑優先。在大型綜合體項目中,可實現無縫施工美觀效果,滿足地面材料強制要求,還避免高溫下有毒氣體釋放風險。該材料通過國家防火建筑材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嚴格測試,符合歐盟標準,具備國際通用防火認證資質。...
無機磨石作為新型建筑裝飾材料,成本結構由六大要素構成。原材料成本占比60-70%,其中骨料(石英砂等)占40-50%,其粒徑和硬度影響耐磨性能;粘結劑(特種水泥等)占15-25%,高標號硫鋁酸鹽水泥成本更高;添加劑約占5-8%,新型外加劑可提升流動度。生產加工成本占15-20%,涵蓋混料能耗、模具損耗和人工費用,PLC自動配料系統可減少誤差和浪費。施工鋪裝成本占8-12%,包括基面處理和機械研磨費用,行星式研磨機可提升效率。市場差異上,產品用微晶骨料和納米改性粘結劑,抗壓強度高;中端產品用普通機制砂。成本占5-8%,涉及VOC控制和固廢回收。成本優化建議包括骨料級配優化可降成本10-15%,采...
手術室微生物濃度降低82%,維護成本減少40%,無縫拼接工藝還避免了接縫發霉問題。此外,它還具有A級防火、抗化學腐蝕、耐重載等,且無VOC釋放、可循環利用,正推動其在綠色建筑領域普及。選型時建議關注劑類型、表面莫氏硬度及抗滲性能指標,以保證長效。無機磨石色差控制是保證其裝飾效果的重要技術難點,需從材料、工藝、環境三方面系統性控制:1.原材料標準化管理:嚴控水泥基材批次穩定性,同一項目用同品牌、型號、批次水泥;骨料級配經實驗室驗證,粒徑-3mm,級配波動±5%以內;顏料預混,用無機氧化物顏料,摻量誤差±。2.精細化配合比控制:水灰比穩定在-,電子計量誤差≤;添加聚羧酸減水劑和有機硅消泡劑;建立色...
本文對無機磨石的干磨與水磨工藝進行對比分析。二者是基面處理重要工藝,在施工流程和適用場景上有明顯差異。工藝原理方面,干磨無水,靠機械摩擦暴露骨料;水磨需配合噴淋系統,用水流帶走研磨碎屑。設備配置要求不同,干磨需工業級吸塵系統,水磨要循環水處理裝置。施工效果上,干磨表面粗糙度高、骨料暴露率超85%,適合工業風;水磨鏡面效果優、平整度好,但骨料暴露率不超60%。環保性能上,干磨控制PM10濃度,水磨處理廢水達標排放。成本上,干磨設備投資高40%,但人工成本省15-20%且無后續水處理費用。建議大型工業廠房優先選干磨(效率提升30%以上),商業空間選水磨;環保嚴控區,水磨配水循環系統,干磨配移動式除...
無機磨石價格由材料成本、工藝復雜度及附加服務決定。標準型產品價格為300-400元/㎡,采用國產高標號水泥基材料,適用于常規商業與住宅地面,有基礎耐磨抗壓性,紋理為標準化通體顆粒,用機械化研磨工藝,性價比高。型產品價格在400-600元/㎡,選用進口樹脂改性材料,通過分層澆筑實現立體肌理,支持全定制色彩與藝術圖案鑲嵌,適用于博物館、星級酒店等高規格場景,納米級表面密封處理使維護周期延長超50%,抗污達ASTM標準3級以上。價格浮動受三方面因素影響:特殊造型需模具定制費;異形區域施工人工成本升15-30%;功能性處理等增值服務有附加費用。建議業主根據項目定位選產品線,在方案設計階段與供應商明確技...
全生命周期成本比傳統環氧防靜電地坪降低40%-50%,免打蠟、抗劃傷,降低維護頻率和運營損失。作為新一代數據中心基礎設施關鍵部分,它實現技術突破,為新型數字基建提供前瞻方案。上海法萊利是華東地區的無機磨石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專注高性能地坪材料研發與生產。依托實驗室和重要,在無機磨石領域形成技術優勢,產品性能達水平。技術工藝上,采用硅酸鹽無機膠凝體系與特種改性水泥基材,經納米級骨料級配技術,使產品抗壓強度>50MPa、莫氏硬度>6級,超耐磨;防火達A1級不燃標準,適用于高要求場景;三維立體澆筑工藝用于大型商業綜合體,解決傳統環氧磨石收縮開裂問題。產品應用廣且成果明顯,成功用于上海科技館等重點項目...
無機磨石的創新技術與可持續發展實踐:一是材料技術創新體系,以無機膠凝材料為基體,運用納米改性技術優化微觀結構,骨料含再生玻璃、工業固廢等形成多尺度增強結構,通過光催化自清潔涂層等實現表面功能化升級,防滑等級佳;二是全生命周期環境效益,生產采用低溫成型工藝,能耗和碳排放低,材料可循環率超95%,TVOC釋放量和放射性核素均達標,全生命周期可減35-40%環境負荷;三是產業化應用前景,在醫療建筑能控菌,商業空間透光產品可降照明能耗,裝配式預制板塊提升施工效率,符合《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可獲雙重加分。住建部將其納入優先采購類別,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破180億,成為優先地面材料,技術演進聚焦碳...
無機磨石作為高性能地坪材料,其定制圖案加價受設計復雜度、材料成本、施工工藝及附加服務等因素綜合影響。從技術維度看,設計越復雜,基礎加價率越高,復雜圖案需分色處理、定制模板,設計周期延長20%-50%,涉及專屬元素還需額外付費,加價約5%-15%。材料成本方面,特殊骨料單價較標準石英砂高30%-200%,多色混拼每增加1種主色損耗率提升5%-8%。施工工藝上,復雜圖案需BIM放線定位,施工效率降低40%-60%,工時費上浮30%-50%,多層圖案分階段固化,工期延長倍,管理成本增加。此外,面積效應明顯,小面積定制單價上浮15%-面積項目可降低邊際成本,特殊功能性處理加價8%-12%。建議客戶根據...
設計自由度高,骨料粒徑和配比可選,可實現藝術拼花。精細化施工流程包括:基層處理,控制混凝土基層含水率和抗拉強度,用激光整平儀確保平整度;材料配比,膠凝材料與骨料按比例混合,按需添加減水劑;研磨工藝,用行星式研磨機經5道次打磨并清理微塵。空間應用適配性良好:濕區防滑,浴室地面經酸蝕提升摩擦系數;與地暖兼容,導熱系數高、熱變形率低;維護體系完善,定期納米二氧化硅處理可延長使用壽命。無機磨石結合標準化施工與個性化設計,滿足審美與性能需求,是現代住宅地面推薦方案。施工時需注意溫濕度控制,保障比較好效果。無機磨石作為高性能建筑裝飾材料,近年來在酒店大堂設計中廣泛應用。它以無機膠凝材料為基材、混合天然骨料...
無機磨石是以水泥基材料為膠凝劑的新型復合材料,不屬于傳統水泥范疇,與水泥既有關聯性又有差異性。材料構成上,水泥是無機磨石的關鍵組分,占比30%-45%,起膠凝作用,但無機磨石配方體系含更多功能性成分,多相材料協同優化性能。物理性能方面,無機磨石優勢,抗壓強度達60-90MPa,超普通水泥2-3倍,表面硬度莫氏6-7級,耐磨系數提升超300%,“水泥-骨料-聚合物”三相復合結構使其性能良好,且表面光潔度佳、裝飾性強。應用場景上差異明顯,水泥用于結構工程,無機磨石用于裝飾,施工可形成無接縫飾面,適用于對衛生和美學要求高的場所,養護時間7天,VOC釋放量低。此外,無機磨石改性技術推動水泥基材料功能化...
無機磨石驗收標準需從材料性能、施工質量及指標三方面把控,驗收程序明確,以確保工程耐久性和要求:1.材料組成與性能:采用硅酸鹽或特種水泥作膠凝基材,骨料為級配石英砂或再生玻璃顆粒,占比60-75%,添加劑符合JC/T985標準,無有機成分。固化后28天抗壓≥50MPa、耐磨度≤2、抗折≥10MPa,濕態防滑系數≥60。2.施工質量管控:基層含水率≤8%、抗拉強度≥。攤鋪厚度偏差±,整體平整度≤2mm/2m。分格縫間距≤6m×6m,伸縮縫寬8-10mm。養護不少于14天,溫度5-35℃,濕度40-70%。3.與耐久性指標:放射性達GB6566中A類要求,TVOC釋放量≤(m2·h)。耐化學腐蝕,抗...
無機磨石是以無機膠凝材料為基礎的新型建筑裝飾材料,原料體系由膠凝材料、骨料、功能性添加劑及著色劑構成,有度、耐磨、環保等特性,用于商業空間、醫療場所等度使用場景。其膠凝材料體系含硅酸鹽水泥、特種水泥和石膏基材料,分別用于提供基礎粘結強度、快速硬化或耐腐蝕場合、干燥環境快速施工;骨料系統有礦物骨料、裝飾骨料和功能性骨料;改性添加劑包括聚合物乳液、減水劑、防水劑和早強劑,分別提升柔韌性、控制水膠比、改善表面斥水性、加速早期強度形成;著色體系涵蓋無機顏料、金屬氧化物和特種色粉。該材料體系精確控制水膠比、骨料級配和養護制度,可實現抗壓強度≥50MPa,耐磨度≤0.15g/cm2,在醫療潔凈空間、商業綜...
本文對無機磨石使用壽命與建筑同壽命的機理進行分析,從材料組成、施工工藝及環境適應性三方面展開闡述:材料組成上,無機磨石以硅酸鹽水泥為膠凝基材,搭配石英砂等無機成分,形成化學性質穩定的復合材料體系。其體積收縮率低,熱膨脹系數與混凝土基體高度匹配,避免了因熱應力導致的界面剝離問題。施工工藝上,采用整體澆筑工藝與滲透結晶技術,實現與基層混凝土分子級結合,界面粘結強度高。獨特的伸縮縫處理技術可分散溫度變形,消除應力集中。環境適應性上,經2000小時QUV加速老化試驗,無機磨石表面硬度保持率高、質量損失小。在極端溫變循環中,抗折強度衰減率低,凍融循環測試等級高,能抵御多重破壞。實踐表明,無機磨石通過材料...
無機磨石是以水泥基材料為膠凝劑的新型復合材料,不屬于傳統水泥范疇,與水泥既有關聯性又有差異性。材料構成上,水泥是無機磨石的關鍵組分,占比30%-45%,起膠凝作用,但無機磨石配方體系含更多功能性成分,多相材料協同優化性能。物理性能方面,無機磨石優勢,抗壓強度達60-90MPa,超普通水泥2-3倍,表面硬度莫氏6-7級,耐磨系數提升超300%,“水泥-骨料-聚合物”三相復合結構使其性能良好,且表面光潔度佳、裝飾性強。應用場景上差異明顯,水泥用于結構工程,無機磨石用于裝飾,施工可形成無接縫飾面,適用于對衛生和美學要求高的場所,養護時間7天,VOC釋放量低。此外,無機磨石改性技術推動水泥基材料功能化...
無機磨石的創新技術與可持續發展實踐:一是材料技術創新體系,以無機膠凝材料為基體,運用納米改性技術優化微觀結構,骨料含再生玻璃、工業固廢等形成多尺度增強結構,通過光催化自清潔涂層等實現表面功能化升級,防滑等級佳;二是全生命周期環境效益,生產采用低溫成型工藝,能耗和碳排放低,材料可循環率超95%,TVOC釋放量和放射性核素均達標,全生命周期可減35-40%環境負荷;三是產業化應用前景,在醫療建筑能控菌,商業空間透光產品可降照明能耗,裝配式預制板塊提升施工效率,符合《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可獲雙重加分。住建部將其納入優先采購類別,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破180億,成為優先地面材料,技術演進聚焦碳...
以下從技術角度分析重要要點:材料上,無機磨石以硅酸鹽水泥為膠凝材料,合理骨料級配形成致密結構,莫氏硬度6-7級、抗壓強度≥50MPa,線性熱膨脹系數與混凝土基層接近,規避溫差開裂風險,表面經拋光后摩擦系數佳,滿足防滑要求。施工時,基層處理要保證混凝土強度≥C25、含水率≤6%,采用分倉澆筑工藝,單倉面積控制在30㎡以內;按特定材料配比施工,摻入減水劑提升流動度;初凝后進行三次打磨,實現鏡面效果。維護方面,日常用中性清潔劑,每季度做滲透性密封處理提升憎水性,局部磨損用同配比修補料配合界面劑修復;建議每5年做一次整體保養,延長使用壽命至20年以上。該體系實現抗污性、耐磨性與視覺效果平衡,符合相關規...
本文對《無機磨石建筑材料》(JC/T2327-2015)行業標準技術要點進行解析:1.**材料構成**:膠凝材料采用強度等級≥42.5的硅酸鹽或特種水泥,骨料粒徑0.15-8mm,裝飾性骨料占比不超40%,添加劑符合GB8076,摻量不超膠凝材料總質量5%。2.**物理性能**:28d抗壓強度≥50MPa,抗折強度≥7MPa,耐磨度≥0.6g/cm2,干態防滑系數≥0.6,耐10%酸堿溶液浸泡7d表面無剝落。3.**質量控制**:出廠檢驗含外觀、尺寸偏差、抗壓強度;型式檢驗涵蓋全指標。抽樣用GB/T2828.1正常檢驗一次方案,AQL為4.0。4.**施工規范**:環境溫度5-35℃,基層含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