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熒光固定(防止離體組織自溶抗原擴散),固定液包括:有機溶劑(甲醇、乙醇等);交聯劑(4%PFA、10%中性福爾馬林),固定液的選擇取決于被研究抗原的性質及所用抗體的特性,不過,目前甲醛用的還是較多的,但針對磷酸化的抗體,不適合用甲醛,會導致磷酸蛋白從膜表面轉移到胞漿中,故應選擇冰冷的無水甲醇或無水乙醇,同時應注意甲醛會揮發,在4-8°C不宜儲存太久。固定時間:取決于組合塊的大小和類型,對于大多數組織,18-24h較為理想,細胞固定時間較短,一般2%的甲醛室溫固定20min即可。以細胞樣品為例:用4%的多聚甲醛固定爬片15min,PBS浸洗玻片3次,每次3min。免疫熒光技術可以用于研究肉瘤的發生和發展過程。MMP2免疫組化IHC
免疫熒光的原理:免疫學的基本反應是抗原-抗體反應。由于抗原抗體反應具有高度的特異性,所以當抗原抗體發生反應時,只要知道其中的一個因素,就可以查出另一個因素。免疫熒光技術就是將不影響抗原抗體活性的熒光色素標記在抗體(或抗原)上,與其相應的抗原(或抗體)結合后,在熒光顯微鏡下呈現一種特異性熒光反應。直接法:將標記的特異性熒光抗體,直接加在抗原標本上,經一定的溫度和時間的染色,用水洗去未參加反應的多余熒光抗體,室溫下干燥后封片、鏡檢。MMP2免疫組化IHC免疫熒光技術可以用于研究細胞凋亡和細胞存活。
免疫熒光檢測相對于酶檢測的優勢:定量熒光信號的能力(與使用基于酶的方法進行的定性測定相反);復用能力(可以結合不同發射光譜的熒光染料來檢測多種蛋白質);熒光染料的光穩定性。免疫熒光技術是根據抗原抗體反應的原理,先將已知的抗原或抗體標記上熒光素,制成熒光抗體,再用這種熒光抗體(或抗原)作為探針檢測組織或細胞內的相應抗原(或抗體)。在組織或細胞內形成的抗原抗體復合物上含有標記的熒光素,利用熒光顯微鏡觀察標本,熒光素受外來激發光的照射而發生明亮的熒光(黃綠色或橘紅色),可以看見熒光所在的組織細胞,從而確定抗原或抗體的性質、定位,以及利用定量技術測定含量。
免疫熒光的原理和類型:免疫熒光利用熒光分子或熒光團在一定波長(分子的吸收光譜)下吸收光子的特性,經過短暫的間隔(發射光譜)后以較高的波長發射光子,并伴隨能量損失。發射的熒光可通過顯微鏡觀察到。熒光團可以通過可見光或紫外光激發。具有高光穩定性和熒光量子產率的熒光染料可在市場上購買,其激發較大值跨越從400到>700nm的波長范圍。它們不會損傷活細胞,可安全用于生物制劑。在進行免疫熒光檢測時,首先對細胞或組織進行固定和透化處理。進行免疫染色時,熒光團與目標抗原的抗體結合,然后使用成像顯微鏡觀察熒光信號。根據使用的抗體和所需的信號擴增,免疫熒光可分為直接和間接兩種類型。免疫熒光技術可以通過熒光顯微鏡觀察樣品中的熒光信號,從而確定目標分子的存在和位置。
細胞爬片的免疫熒光步驟基本一致:1. 取出細胞爬片放到35mm或60mm用過的細胞培養皿里,PBS洗三遍。注意:有的時候作的細胞爬片可能比較小,因此夾取的時候要小心,注意 反正面,放在皿里洗比較方便,避免了來回夾取,另外洗的時候加PBS不要太沖,不要細胞沖下來。洗的時候我都是多加PBS,稍晃一下就倒掉,沒有等5分鐘或10分鐘。2. 4%冷的多聚甲醛固定20分鐘,PBS洗三遍。3. 0.2%Triton X-100通透10分鐘,PBS洗三遍。4. 與二抗相同宿主的血清封閉30分鐘,PBS洗三遍。5. 一抗4度濕盒內過夜,也可37度2小時,感覺前者效果好,PBS洗三遍。6. 二抗室溫2小時(避光),或者37度1半小時,PBS洗三遍。7. 較好用DAPI染核,然后直接照熒光片。8. 蒸餾水洗掉PBS,甘油封片,指甲油封片子的四周,因為甘油不象樹脂那樣會干,所以不用指甲油封的話會弄的一塌糊涂。免疫熒光在醫學診斷中起著重要作用,可以用于檢測病原體、肉瘤標志物等。MMP2免疫組化IHC
免疫熒光技術是將抗體與熒光素等示蹤物質結合,通過抗原抗體反應進行定位。MMP2免疫組化IHC
熒光的產生:一此化學物質能從外界吸收并儲存能量(如光能、化學能等)而進入激發態,當其從激發態再回復到基態時,過剩的能量可以電磁輻射的形式放射(即發光)。熒光發射的特點是:可產生熒光的分子或原子在接受能量后即刻引起發光;而一旦停止供能,發光(熒光)現象也隨之在瞬間內消失??梢砸鸢l熒光的能量種類很多,由光激發所引起的熒光稱為致熒光。由化學應所引起的稱為化學熒光,由X線或陰極射線引起的分別稱為X線熒光或陰極射線熒光。熒光免疫技術一般應用致熒光物質進行標記。MMP2免疫組化IH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