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3潔凈室(區)內應少分隔,但下列情況應予分隔:1按火災危險性分類,甲、乙類的房間與相鄰的生產區段或房間之間,或有防火分隔要求時,應設隔墻;2在電子產品生產過程中,經常不同時使用的兩個生產區段或房間之間;3生產過程中排放影響產品質量的有害氣體或化學污染物的工序、設備,宜分隔設讀個房間。4.3.4潔凈廠房的布置應綜合協調生產操作、設備安裝和維修、公用動力管線、氣流流型以及凈化空調系統等各類技術設施的的需要。潔凈廠房中以水平構件分隔構成的空間,用于安裝輔助設備和公用動力設施以及管線等。北京過濾器無塵室檢測周期
15.1.1承擔潔凈室施工的單位應按本規范的相關規定,建立質量管理體系。15.1.2潔凈室的各級施工人員應有必要的潔凈室施工經歷,明確的分工和職責。15.1.3特殊工種作業人員應持證上崗。15.1.4施工單位應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制定具體工程的施工程序,并按程序對施工全過程實行質量控制。15.1.5施工過程中,不得違反設計文件擅自改動系統、參數、設備選型、配套設施和主要使用功能。當修改設計時,應經原設計單位確認、簽字,并得到建設單位的同意,在通知監理方之后執行。15.1.6施工安裝的全過程、竣工設施的詳細情況、所有操作和維護程序,都應采用文件形式確認。為施工安裝的運作提供文字依據,為責任和獎懲提供明確依據,為質量改進提供原始依據。15.1.7應加強施工現場的防火工作,嚴格執行防火安全規定,施工隊伍進人現場應建立防火組織,責任到人。15.1.8應做好安全技術工作的書面交底,并認真做好記錄,加強防范意識。國內無塵室檢測頻率空氣懸浮粒子濃度受控的限定空間。
10.1.1潔凈廠房內應根據生產的需求使用各種不同類型的特種氣體、常用氣體、干燥壓縮空氣,其氣體品質應滿足生產工藝要求。10.1.2常用氣體的供氣方式和供氣系統,應根據氣體用量、氣體品質和當地的供氣狀況等因素,經技術經濟比較后確定。10.1.3潔凈廠房常用氣體、特種氣體的制備、儲存、分配系統,除應符合本規范外,還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氫氣站設計規范》GB50177和《氧氣站設計規范》GB50030等的有關規定。10.1.4潔凈廠房內的氣體管道的干管,應敷設在技術夾層或技術夾道內。當與水、電管線共架時,比空氣重的氣體管道宜設在水、電管線下部,比空氣輕的氣體管道宜設在水、電管線上部。
無塵車間工程主要包括無塵車間設計、施工和運行管理前后相關的三個環節。質量源于設計,設計是**。而凈化工程的施工又區別于一般的建筑工程,包括圍護結構(俗稱“房中房”);空調凈化系統;供電、自控、弱電系統;純水、特氣、物料供應系統;廢氣、廢水處理系統及相關設施。運行管理包括:實時檢測,人員培訓,設備維護,以保證受控的生產科研環境持續符合要求。三個環節涵蓋了空態、靜態、動態三個占有狀態;環境受控又融合了風險評估、生產認證的概念和程序;加之潔凈技術跨行業、跨專業、跨學科的特點:使之無塵車間工程的難度和復雜性增加。因此對于無塵車間工程行業來說,優化設計、現場施工環境的協調與管控、工程相關技術細節的經驗積累,對客戶需求的理解和實現,以及對設計變更的準備和響應程度等都是衡量無塵車間施工團隊能力的重要指標。空間內其他有關參數如溫度、濕度、壓力等按要求進行控制??梢允情_放式或封閉式。
無塵室凈化車間管理規范1、進入潔凈室的管理,包括對潔凈室工作人員進入,物料進入,各類設備的搬入以及相關的設備,管線的維護管理,應做到不得將微粒,微生物帶人潔凈室2、操作管理技術,對潔凈室內人員用潔凈工作的制作,穿著和其清洗,操作人員的移動和動作,室內設備及裝修材料的選擇和清掃,滅菌等,盡可能減少,防止潔凈室內塵粒,微生物的產生,滯留,繁殖等3、嚴格各類設備,設施的維護管理,制定相應的操作規程,保證各類設備,設施按要求正常運轉,包括凈化系統,各類水,氣,電系統。將產品生產過程與操作人員、污染物進行嚴格分隔的隔離空間。上海照度無塵室檢測分析
無塵室還在航空航天領域扮演著重要角色。北京過濾器無塵室檢測周期
12.3.1防火卷簾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防火卷簾洞口上端至頂棚之間應采用防火墻、不燃或難燃材料封堵。當采用不燃或難燃材料封堵時,其耐火極限應不低于防火卷簾的耐火極限。如防火卷簾采用水幕保護,其封堵材料亦應采用水幕保護。2鋼質卷簾的簾板應平直,裝配成卷簾后,不應存在孔洞或縫隙。3防火防煙卷簾的導軌內設置的防煙裝置的材料應為不燃或難燃材料。防煙裝置與簾面應均勻緊密貼合,其貼合面長度不應小于導軌長度的80%。4用于疏散通道上的防火卷簾,其兩側應安裝由感煙、感溫火災探測器組成的火災探測器組合。12.3.2防火門和防火窗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安裝在防火門和防火窗上的合頁、插銷等五金配件應是經相關檢測機構檢驗合格的產品。2防火門的開啟角度不應小于90°,并應具有在發生火災時能迅速關閉的功能。北京過濾器無塵室檢測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