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有人使用AED對心臟驟停患者進行搶救時,患者心電數據和搶救現場錄音將及時上傳至 AED管理系統,系統管理人員可及時將數據提供給醫生作為診斷參考,提高救治效率。 2019-2022年期間,為保障抗疫醫護人員的生命健康與安全,久心完成了蘇州工業園區全部防疫點位的AED布防。為適應2019-2022年防控的特殊性,久心特別選用了網絡版AED,通過AED管理系統,完成了設備遠程正常使用,減少人員接觸,助力2019-2022年防控工作。 當有人突發心臟驟停倒地時,現場響應人只需打開微信AED急救地圖小程序,點擊一鍵呼救按鈕,系統自動呼叫120,并通知附近的志愿者。志愿者接受求救信息后,根據小程序顯示的呼救者和附近AED位置,快速拿取AED趕赴呼救現場協助實施搶救,為患者贏得寶貴的時間。 為了方便快速找到并使用AED,久心在北京地鐵布設的AED也搭載了AED管理系統。運維人員通過線上平臺即可對設備進行實時定位和監控,掌握設備運行狀態,方便快速調用。久心AED在北京地鐵8號線成功挽救了一名乘客。 安全等級高,數據全周期可追溯。 AED的使用可以幫助醫生更好地了解心臟驟停的患者管理。昆明通用AED設備
此設備只能由接受過良好使用訓練的人員進行操作。 請嚴格按照使用說明書中的要求進行操作,操作不當可能會造成人員死亡或受傷等不良事件。 本設備電極片為“一次性使用”,請勿重復使用。 在任何情況下保持主機與電極片連接良好。 如果患者胸部有水,在貼電極片之前要將患者的胸部擦干. 如果患者胸部體毛過多,在貼電極片之前要將患者體毛剔除。 使用設備前,要將患者移開導電物體表面,避免患者身體的任一部位 (如頭部或肢體的裸露的皮膚) 與導電液體 (如污水、導電膏、血液和鹽溶液) 和金屬物體接觸 (如床架或擔架) 相接觸。 在進行心律分析或者除顫過程中,不要接觸電極片、患者或者任何接觸患者的導體。。除顫釋放的能量可能會通過患者身體傳遞而對接觸患者的人員造成致命電擊,在對患者進行醫治時,無關人員一定要遠離患者。 在進行 CPR 之前,要將患者放置在穩固的表面上。 設備或系統不應與其他設備接近或疊加使用,否則可能導致設備不能正常使用如果必須接近或疊加使用,則應觀察驗證在其使用的配置下能正常運行。主機、電池、電極片廢棄處理時,應遵照當地法規要求進行處理。德宏本地AED設備哪家快在使用AED時,需要將電極片正確地貼在患者胸部的皮膚上。
“家庭急救寶”AED外觀設計風格簡約而時尚,設備體積小,重量輕,不占空間,方便攜帶。該產品的防塵防水性能等級達到IP55,通過了嚴苛的環境測試,抗跌落高度≥1.2米,能夠有效保護設備免受外部環境的影響。 同時,“家庭急救寶”AED操作簡單,易學易用,只需“開機-貼電極片-按下除顫鍵”3步即可快速施救。設備通過語音提示和CPR節奏音,清晰指導使用者完成每一步操作,倡導全新的家庭安全理念,開啟了AED進入家庭急救場景的新時代。 此外,電極片在設備待機狀態時與AED主機預連接,發生緊急情況時可立即開機使用。更為貼心的、人性化的設計能夠縮短救援時間,提高家庭急救效率。
開始電除顫能量的選擇一般以除顫儀的類型及年齡來定。 電除顫過程中能量的選擇非常關鍵,能量選擇太小,無法達到除顫效果,異位心律無法終止,過度的能量選擇會損害心肌,能量選擇取決于除顫器的類型和患者的年齡。成人單相波除顫器的能量一般為300焦耳,如果除顫失敗,第二次和后續能量為360焦耳。雙相除顫器成人能量選擇150-200焦耳,第二次選擇的能量不得低于開始除顫選擇的能量。兒童除顫時應考慮患者的體重,開始通常選擇每公斤體重2焦耳,如果除顫失敗,可選擇每公斤體重4焦耳。 在使用電除顫儀前,通常要先對病人做心肺復蘇。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如患者有植入式心臟起搏器或其他醫療設備時。
AED便攜、易于操作,稍加培訓既能熟練使用,專為現場急救設計的急救設備,從某種意義上講,AED又不僅是種急救設備,更是一種急救新觀念,一種由現場目擊者進行有效急救的觀念。它別于傳統除顫器可以經內置電腦分析和確定發病者是否需要予以電除顫。 除顫過程中,AED的語音提示和屏幕顯示使操作更為簡便易行。自動體外除顫器對多數人來說,只需幾小時的培訓便能操作。美國心臟病協會(AHA)認為,學用AED比學心肺復蘇(CPR)更為簡單。 雖然AED的使用十分便捷,但是目前國內配置的AED尚不允許未受訓練的非專業人員使用。AED的使用需要遵循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倫理規范,使用之前需要先獲得相關的授權和許可。本地AED設備維修價格
AED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急救設備,但并不是所有的心臟驟停都可以通過AED來救治。昆明通用AED設備
2022年北京冬奧會場館布設的300套AED設備內置4G網絡,并搭載了久心自主研發的 AED管理系統,通過智能管理系統,實時對設備進行遠程監控和巡檢,確保急救設備實時待命,圓滿完成冬奧賽事急救保障工作。 鏈接120系統,賦能院前急救。 久心AED管理系統與多個城市的120急救系統、城市監控系統等第三方系統對接,如蘇州市120急救系統、海南5G急救背包管理系統、桐廬120急救中心等。 通過物聯網+網格化管理,形成人、機、物的互聯互通,對AED位置及狀態進行實時監控,實現管理閉環,完善突發應急救護體系。 昆明通用AED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