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監測與水質監測、大氣監測基本一致,它是通過采用合適的測定方法,測定土壤的各種理化性質,比如鐵、錳、總鉀、有機質、總氮、有效磷、總磷、水分、總砷、有效硼、氟化物、氯化物、礦物油及全鹽量等,達到土壤質量現狀監測、土壤污染事故監測、污染物土地處理的動態監測、土壤背景值調查等目的。土壤是人類的食物來源,土壤的質量直接影響了人類的健康,農業土壤污染歷來是人們比較關注的土壤污染。監測土壤污染主要有以下幾個目的:1、土壤質量現狀監測;2、土壤污染事故監測;3、污染物土地處理的動態監測;4、土壤背景值調查。宏宇環境場地環境調查與風險評估的過程。上海市政污泥土壤修復技術工藝
農藥微生物修復技術在農藥環境污染治理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但在修復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微生物修復研究在實驗室中取得很多理想效果,但將結果應用于土壤污染現場時往往達不到預期效果,甚至與實驗室結果相悖;在試驗過程中,微生物受外界影響大;還有很多情況下污染物并不能完全降解,可能會產生中間產物,有時中間產物的毒性大于母體化合物的毒性。在今后的研究中,土壤農藥污染的微生物修復技術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研究:①對污染修復微生物資源的篩選、收集、保護。②微生物對農藥降解途徑及代謝機理研究。一是加強對高殘留、危害大、復雜結構農藥(如雜環)及新農藥降解途徑的研究;二是加強對農藥污染修復過程中涉及的共代謝機理的研究。③在降解基因篩選和遺傳工程的基礎上,加速構建高效修復菌株。④加速將理論研究應用到生產實際的成果轉化。⑤建立科學合理的生物修復評價指標體系。⑥微生物修復技術與其他環境污染治理技術的聯合應用。⑦環境微生物在生態環境中的相互作用及與其他環境生物的聯合修復研究。⑧生物修復微生物的分子生物學和分子生態方面的相關研究。浙江微生物土壤修復治理領域土壤修復六大發展方向二:由單一向聯合/雜交的綜合修復技術。
土壤的污染主要來源于大氣污染、工業廢渣污染、化肥及農藥污染。大氣污染是指污染物由污染源排出后進入大氣,由于大氣的干沉降和濕沉降作用,大氣中的污染物被帶到了土壤中,主要污染物酸性化、重金屬粉塵以及各種有害物。引起大氣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土壤周邊有很多化工廠、治煉廠等建筑。工業廢渣污染是很難處理的一類污染物,這類污染物處理工藝復雜、處理費用高,很多工業企業都不愿意或者沒有能力處理產生的廢渣,往往把工業廢渣露天堆放在空曠的地面或者簡易的帳篷中。這樣堆放的污染物就會隨著水的淋濾作用向土壤中滲透。由于工業廢渣體積龐大、成分復雜,往往會造成大面積的土壤污染。化肥和農藥的過量使用,會造成土壤化學性質發生變化,改變土壤pH值,破壞土壤結構和微生物的生活環境,造成土壤肥力下降。
“國際土壤年”是在2015年開始開展的。2013年6月,世界糧農組織大會通過了將每年的12月5日作為世界土壤日以及確定2015年為國際土壤年的決議,該決議也在2013年12月20日的大會上得到了認可。2014年12月5日是“世界土壤日”,2015國際土壤年也在當天正式啟動。“國際土壤年”的正式口號是“健康土壤帶來健康生活”,旨在提高人們對土壤在糧食安全和基本生態系統功能方面重要作用的認識和了解。國際土壤年的目標是提高人們對健康土壤重要性的認識,并為保護這一珍貴的自然資源而倡導可持續土壤管理。這一目標與世界糧食安全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緊密相連。通過國際土壤年,人們希望促進對土壤資源的保護和可持續利用,以保障食品安全、氣候穩定和生態平衡。生物修復包括植物修復、原位生物修復、異位生物修復。
土壤修復技術歸納起來常用的有(三)7、植物修復,運用農業技術改善土壤對植物生長不利的化學和物理方面的限制條件,使之適于種植,并通過種植的植物及其根際微生物直接或間接吸收、揮發、分離、降解污染物,恢復重建自然生態環境和植被景觀。8、滲透反應墻,是一種原位處理技術,在淺層土壤與地下水,構筑一個具有滲透性、含有反應材料的墻體,污染水體經過墻體時其中的污染物與墻內反應材料發生物理、化學反應而被凈化除去。9、生物修復,利用生物,特別是微生物催化降解有機污染物,從而修復被污染環境或消除環境中污染物的一個受控或自發進行的過程。其中微生物修復技術是利用微生物,土著菌、外來菌、基因工程菌,對污染物的代謝作用而轉化、降解污染物,主要用于土壤中有機污染物的降解。通過改變各種環境條件如,營養、氧化還原電位、共代謝基質,強化微生物降解作用以達到治理目的。雖然土壤的修復技術很多,但沒有一種修復技術可以針對所有污染土壤。相似的污染狀況不同的土壤性質、不同的修復需求,也會限制一些修復技術的使用。另外,大多數修復技術對土壤或多或少帶來一些副作用。場地環境調查與風險評估的注意事項。江蘇油污土壤修復工程
宏宇環境環保工程環境監理與效果評估、非正規垃圾填埋場的管控及治理。上海市政污泥土壤修復技術工藝
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礦產資源的不合理開采及其冶煉排放、長期對土壤進行污水灌溉等活動引起的大氣沉降、化肥和農藥的施用等原因,造成了我國土壤污染嚴重。據不完全調查,全國受污染的耕地約有1.5億畝,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萬畝,固體廢棄物堆存占地和毀田200萬畝,合計約占耕地總面積的1/10以上,其中多數集中在經濟較發達地區。據估算,全國每年因重金屬污染的糧食達1200萬噸,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超過200億元。對于我國土壤污染的具體情況,并沒有明確的官方數據。分析認為,我國的土壤污染尤其是土壤重金屬污染有進一步加重的趨勢,不管是從污染程度還是從污染范圍來看均是如此。據此估計,我國已有六分之一的農地受到重金屬污染,而我國作為人口密度非常高的國家,土壤中的污染對人的健康影響非常大,土壤污染問題已逐步受到重視。上海市政污泥土壤修復技術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