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生態城市規劃市場發展現狀與投資前景規劃分析報告2023-2028年
【報告編號】: 391336
【出版時間】: 2023年3月
【出版機構】: 中研智業研究院
【交付方式】: EMIL電子版或特快專遞
【報告價格】:【紙質版】: 6500元 【電子版】: 6800元 【紙質+電子】: 7000元
【訂購電話】: 010-57126768 15263787971(兼并微信)
【在線聯系】: Q Q 908729923
【聯 系 人】: 楊靜--客服專員
【報告來源】: http://www.zyzyyjy.com/baogao/391336.html
免費售后服務一年,具體內容及訂購流程歡迎咨詢客服人員。
第1章:中國生態城市規劃行業發展綜述
1.1 生態城市規劃行業相關概念界定
1.1.1 與生態城市相關的概念
(1)“生態城市”
(2)“普世城”
(3)“健康城市”
(4)“山水城市”
(5)“生態園林城市”
(6)“綠色城市”
(7)“低碳城市”
1.1.2 與生態規劃相關的概念
(1)“城市規劃”
(2)“生態規劃”
(3)“生態設計”
(4)“生態城市規劃”
1.2 生態城市的理論基礎與發展歷程
1.2.1 生態城市的理論基礎
(1)生態學原理
(2)循環經濟理論
(3)可持續發展理論
1.2.2 國外生態城市理論發展歷程
(1)萌芽階段:20世紀以前
(2)形成階段:20世紀80年代以前
(3)發展階段:20世紀80年代至今
1.2.3 中國生態城市理論發展歷程
(1)中國古代樸素生態思想
(2)國內關于城市生態的研究
1.3 生態城市規劃流程、內容和建設目標
1.3.1 生態城市規劃的基本原則
(1)復合生態原則
(2)社會生態原則
(3)經濟生態原則
(4)自然生態原則
1.3.2 生態城市規劃的程序
1.3.3 生態城市規劃的內容
(1)生態要素的調查
(2)生態分析與評價
(3)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及規劃目標的研究
(4)生態功能區劃與土地利用布局
(5)環境污染綜合防治規劃
(6)人口適宜容量規劃
(7)產業結構與布局調整規劃
(8)生態綠地系統規劃
(9)資源利用與保護規劃
1.3.4 生態城市的建設目標
(1)經濟持續高效
(2)社會發展文明
(3)環境協調健康
(4)文化生態和諧
1.4 生態城市的系統特征與功能
1.4.1 生態城市的系統特征
(1)整體性
(2)高效性
(3)多樣性
(4)低碳性
(5)可持續性
(6)和諧性
1.4.2 生態城市的功能
(1)城市生態系統的物質流
(2)城市生態系統的能量流
(3)城市生態系統的信息流
(4)城市生態系統的人口流
第2章:中國生態城市規劃行業發展環境
2.1 政治環境分析
2.1.1 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公約與中國的承諾
(1)《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
(2)《京都議定書》
(3)“巴厘島路線圖”
(4)《哥本哈根協議》
2.1.2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
2.2 經濟環境分析
2.2.1 中國經濟增長的總體形勢
2.2.2 中國公共事業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形勢
2.2.3 中國第三產業發展情況
2.3 社會環境分析
2.3.1 中國的城鎮化進程
(1)中國城鎮化現狀分析
(2)中國城鎮化率預測
2.3.2 中國能源消耗與環境污染現狀
2.4 政策環境分析
2.4.1 中國生態城市規劃立法現狀
2.4.2 中國現行城市規劃管理制度
2.4.3 中國環境保護政策
(1)《國家環境與健康行動計劃(2016-2022年)》
(2)《關于開展低碳省區和低碳城市試點工作的通知》
(3)《國家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綱要》
(4)《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6-2022年)》
(5)《全國生態保護與建設規劃(2023-2028年)》
(6)礦山環境保護與礦產資源節約、綜合利用規劃
2.5 技術環境分析
2.5.1 新技術在生態城市規劃管理中的應用
(1)“3S”技術的引入和應用
(2)計算機數字化模擬技術
2.5.2 中國生態城市建設的技術支撐
(1)清潔生產技術
(2)資源綜合利用技術
(3)清潔能源利用技術
(4)生態環境修復技術
(5)綠色建筑技術
2.6 行業環境分析
2.6.1 資源、環境治理和安全生產狀況
2.6.2 中國城市規劃行業發展分析
第3章:中國生態城市規劃設計方法與策略
3.1 生態城市規劃環境認知與生態安全模式構建
3.1.1 生態城市規劃社會經濟環境認知
(1)生態城市規劃經濟社會環境分析
(2)生態城市規劃定位與功能項目
(3)生態城市建設投資及運營分析
3.1.2 規劃區生態環境認知與功能區劃分
(1)規劃區自然要素識別
(2)城市生態功能區劃分與發展空間預判
(3)規劃區生態承載力分析
3.2 生態城市發展策略與規劃編制
3.2.1 生態城市規劃策略
3.2.2 規劃框架的多方案必選
3.3 生態城市規劃編制方法與要點
3.3.1 生態城市規劃編制——城市結構
(1)生態城市交通規劃
(2)城市中心區規劃
3.3.2 生態城市規劃編制——開放空間
3.3.3 生態城市規劃編制——高效率基礎設施
(1)規劃區基礎設施現狀分析
(2)給排水基礎設施與管網系統設計
(3)能源基礎設施設計要點
(4)廢棄物處理設施及運輸系統設計
3.3.4 生態城市規劃編制——綜合防災系統
(1)城市防災系統規劃重要性
(2)城市防災系統管理機制
(3)生態城市防災系統規劃方法與要點
(4)生態城市災害應急管理機制
3.4 生態城市場所與綠色建筑設計建議
3.4.1 生態城市場所設計建議
(1)地塊大小與網格
(2)商業/混合用地后退街道紅線
(3)街區停車位和出入口
(4)街區大小、孔隙度和開放空間
(5)街區臨街界面和退線
(6)居住區退線
(7)公共工程
(8)臨街界面
3.4.2 生態城市綠色建筑設計建議
(1)綠色建筑被動式設計
(2)綠色建筑主動式設計
第4章:全球主要國家生態城市規劃建設實踐
4.1 生態城市建設模式的國際比較
4.1.1 政府導向性模式
4.1.2 科技先導型模式
4.1.3 項目帶動型模式
4.1.4 交通引導型模式
4.1.5 組織驅動型模式
4.1.6 城鄉互動型模式
4.2 美國生態城市規劃建設實踐分析
4.2.1 美國生態城市建設起源
4.2.2 美國生態城市發展的立法與政策
4.2.3 美國生態城市規劃管理體制
(1)發展規劃
(2)開發控制
4.2.4 美國生態城市規劃建設案例分析——克利夫蘭市規劃建設案例
4.2.5 美國生態城市規劃的經驗借鑒
4.3 德國生態城市規劃建設實踐分析
4.3.1 德國生態城市發展的立法與政策
4.3.2 德國生態城市規劃管理體制
4.3.3 德國生態城市規劃案例分析
4.3.4 德國生態城市規劃的經驗借鑒
4.4 法國生態城市規劃建設實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