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的是A/O法生物處理工藝,A是缺氧生物處理,兼氧微生物利用有機碳源作為電子供體,能將污水中的NO2-N、NO3-N轉化成N2達到脫氮的目的,從而消除了氮的富營養化污染,同時又去除了部分有機物。O是好氧生物處理,是為了使有機物得到進一步氧化分解,同時在碳化作用趨于完成的情況下,使硝化作用能順利進生,在O池中主要存在好氧微生物和自養型細菌(硝化菌)。其中好氧微生物將有機物分解成CO2和H2O;自養型細菌(硝化菌)能將污水中NH3-N轉化為NO2-N、NO3-N。O池的出水部分回流到A,為A池提供電子接受體,通過硝化作用終消除氮污染。
印染廢水是指織物在染色或印花過程中產生的染色殘液、漂洗水以及前處理 (如:洗毛、絲麻脫膠、退漿等)、后整理產生的廢水的混合廢水。但對毛、絲、 麻前處理過程中產生的高濃度有機廢水.常需先經單獨處理到一定程度后再與染 色廢水混合處理。為了保證纖維與各種染料的更好結合,還需要各種助劑參與作用。由于使用 的染料、助劑不同,各廠排放的生產廢水中污染物性質和數量也不相同。紡織印 染廢水可分為以下4類:(1)毛紡工業染色廢水;(2)棉紡工業染色廢水;(3)絲 綢工業染色廢水;(4)麻紡工業染色廢水。上述是按天然纖維為主進行分類,每類里都包括天然纖維織物和混紡織物在 印染過程中產生的廢水。棉紡織品(包括其混紡產品)生產過程中排放的染色廢水量,約占紡織工 業廢水總量的85%左右。該廢水中除含有殘余染料、助劑外,還含有一定量的 漿料。漿料中多以較難降解的聚乙烯醇(又稱PVA)為主。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對實驗室的需求越來越多,特別是近十幾年來,各類實驗室建設數量不斷增加。從實驗室的分布來看,主要集中在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醫療機構、生物制藥、疾控、環監、產品質檢、藥品檢驗、血站、畜牧、、企業等行業,實驗室廢水排放量不大,其污染易于被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