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古文的理解,“文化”就是“以文教化”。廣義上理解,文化是指與人及活動有關的所有人類活動及其結果,可以分為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兩大類。優秀傳統文化不是已逝的過去,而是連接過去的現在和奔向未來的今天。而“精髓”就是“精華”,就是“事物重要、的部分”。何為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這個問題既是事實判斷又是價值判斷。事實判斷指的是就事論事;價值判斷則是根據某種價值標準來判斷事實,是基于事實判斷的。
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只有把握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才能把握中國傳統文化的真貌。早在兩千多年前,就產生了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學派和以老莊為代表的道家學說,以及其后出現的百家爭鳴的文化盛世。特別是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文化,可以說是東方文明的源頭之一,它不僅在歷史上產生過巨大影響,即使在今天仍發揮著作用。自漢代儒家思想文化確立它的正統地位,就成為了封建時代主流的統治思想,封建統治者們為了政治統治的需要,不斷地發展和改造著儒家思想。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人文精神是儒家文化所體現出來的其重要內涵之一,也是儒家文化核心價值的重要表現。面對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我們吸取什么、提倡什么、弘揚什么、發展什么,直接決定著中國現代文化的未來走向。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價值要從傳統文化的精髓中去尋找。進一步發掘并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經世致用,必將有力地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四個方面的內容,相互聯系、相互貫通、相互促進,是有機統一的整體。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就抓住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靈魂;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就突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題;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就把握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髓;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就打牢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我國整體社會價值體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發揮著主導作用,決定著整個價值體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是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根本。
面議
面議
面議
面議
面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