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地磅在二十世紀80年代之前常見的地磅一般是利用杠桿原理純機械構造的機械式地磅,也稱作機械地磅。二十世紀80年代中期,隨著高精度稱重傳感器技術的日趨成熟,機械式地磅逐漸被精度高、穩定性好、操作方便的電子地磅所取代。電子地磅,是工礦、企業、倉庫、碼頭、倉儲、商家等用于大宗貨物計量的主要稱重設備。
結構組成和工作原理
1、結構組成
電子地磅主要由承載器、稱重顯示儀表(下簡稱儀表)、稱重傳感器(下簡稱傳感器)、連接件、限位裝置及接線盒等零部件組成,還可以選配打印大屏幕顯示器、計算機和穩壓電源等外部設備。
2、工作原理
被稱重物或載重汽車置于承載器臺面上,在重力作用下,通過承載器將重力傳遞至稱重傳感器,使稱重傳感器彈性體產生變形,貼附于彈性體上的應變計橋路失去平衡,輸出與重量數值成正比例的電信號,經線性放大器將信號放大。再經A/D轉換為數字信號,由儀表的微處理機(CPU)對重量信號進行處理后直接顯示重量數據。配置打印機后,即可打印記錄稱重數據,如果配置計算機可將計量數據輸入計算機管理系統進行綜合管理。
電子地磅利用應變電測原理稱重。在稱重傳感器的彈性體上粘貼有應變計,組成惠斯登電橋。在無負荷時,電橋處于平衡狀態,輸出為零。當彈性體承受載荷時,各應變計隨之產生與載荷成比例的應變,由輸出電壓即可測出外加載值
1.電子地磅不要安裝在大型變電站附近。
2.電子地磅安裝地點應避開高壓輸電線路,電磁耦合及靜電耦合導致輸電電纜對電子地磅的信號線產生干擾,并且信號線越長,干擾就越強烈。將良好接地的金屬網防護管套住信號線,理論上可抑制干擾,提高稱量準確性。
3.全面了解安裝地點的土壤耐壓、凍層及水位情況,確認當地適宜安裝后,再確定具體的施工方案
4.具備獨立的供電電源,避免同頻繁啟動的電氣設備、大功率電器等共電。
5.安裝地點要遠離強大射頻干擾源,比如郵電通訊、電視臺的發射塔等
6.安裝地點還應考慮風向問題,盡量不要將電子汽車衡安裝在“風口”上。否則在季風刮起的時候,秤將不能顯示出穩定準確的示值。
7.具有相對寬敞的安裝場地,有足夠空間建造上下平直引道,引道長度約等于秤體長度;引道禁止急彎。緩坡是為了減緩汽車上秤時對稱重傳感器的沖擊。
8.鹽堿地區、雨水多、濕氣大的地區最好不要將電子汽車衡安裝在基坑中。如果必須安裝則應考慮基坑的通風、排水及留有檢修空間等。
實踐證明,正確選擇電子地磅的安裝地點能充分發揮電子秤準確性高的特點,提高電子地磅的使用壽命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淘金地立場。轉載此文章須經作者同意,并附上出處及文章鏈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