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星今年32歲,安徽省碭山人,有一哥一姐一妹,他們都僅讀完初中就不讀了。父母主要靠六七畝地種小麥、玉米養活一家人,那些年交完了公糧常常還要借糧吃,但仍艱難地靠向親戚朋友借錢把他供完大學。他大學學的是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畢業后在蘇州電子廠做了三個月的模具,就來到陜西寶雞石油行業做了七年鉆材設計。三年前來到寶雞萬工食品機械公司做設計工作, 現在已是研發部門負責人了。
在蘇州本來干得好好的,為什么要到寶雞呢?原來他在大二和寶雞鳳翔籍同學戀愛,畢業后一起到蘇州工作,但岳父母還是希望他們回來好有個照應,于是他們雙雙來到寶雞。都說大學同學談戀愛沒結果,他們倆一路順風順水走到了一起;都說鳳翔女子不外嫁,他過來就把矛盾解決了。岳父母按城里的規矩沒有向他要彩禮,然后他們舉全家之力買了13萬首付的房子,當時每月要還一千五貸款,現在房貸已還完。圖為他早晨班前給員工講話。
這家公司主要做食品機械等設備。他和工友們不斷聽取食品加工戶的反饋意見,經歷了無數次的困難與失敗 ,終于設計制造出了經得起市場考驗的系列食品機械。
他大膽借鑒國內外一些科研成果,設計出具有中國特色,非常適應市場需求的產品。
他從一名農家孩子成長為一家企業研發部門負責人,深知責任重大,所以經常到一線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有時到了廢寢忘食的境界。
多年來嚴謹的工作作風,使他似乎總在思考狀態。許多好的點子就是在這苦思冥想中產生的。
一旦思考成熟,他就和同事們一起切磋把好點子運用到實踐中。
他們企業從最初的幾個人發展到現在的初具規模,走了一條崎嶇的山路。他們不滿足已取得的成績,要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殺出一條血路來,為我國食品加工機械的發展做出貢獻。為企業也是為自己,他現在能拿到每部產品的1%提成,企業發展了他自然也盆滿缽滿,他也能兌現當初結婚時對岳父母的莊嚴承諾:他會使全家人幸福的!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淘金地立場。轉載此文章須經作者同意,并附上出處及文章鏈接。
分享到: